“这,这,他得上四年大学,京市那么远,别耽误人家姑娘。”李冬梅这时也明白了中年女人的意图,委婉地拒绝道,儿子都要上大学了,她可不会糊涂地现在就给包办婚姻。
“这有啥耽误的,大学生也可以结婚吧,我看人家村里知青都生了孩子了,那不照样去上大学吗。”中年女人并没有因李冬梅的说法就放弃,这可是一门好亲事啊,这要是成了自己在娘家也长脸了。
“大妹子,你这儿考虑的不周全了,你得先问问你嫂子家的姑娘愿不愿意等四年,毕竟京市那么远,即使结了婚,一年回来一次她能受得了?而且说句不好听的,大学里那么多女学生,难保不对谁动心,你小心好心办坏事儿,遭人埋怨啊”旁边桌吃饭的李冬梅的娘家大嫂听见了她们的说话内容,看着她小姑子一脸为难的样子,出来解围道。
今天是个高兴的热闹日子,偏有那不长眼的出来扫兴,你要是直接骂她一顿,说不定就得和你闹起来,扰得大家都不得安宁,所以李家大嫂说话比较委婉,虽然这样说有些憋屈。
“这倒也是,你说让孩子去那么远干嘛,咱们这省里不是也有大学吗。”中年女人吐槽着,她嫂子把闺女看得眼珠子一样宝贝,可受不得一点委屈。
“那省里的大学能和京市的比吗,那可是首都啊,肯定比咱们省里的好,说不定以后留在京市不回来了呢。”桌上一直干饭的大娘抽空添了一句道。
“嚯,那可就出息了。”中年女人感慨,此时她完全放弃了说媒的想法,虽然前程看起来不错,但是她嫂子肯定不会让闺女嫁那么远的,照她嫂子的说法就是‘嫁那么远受了欺负我都赶不过去撑腰’。
少了中年女人的打探,李冬梅也松了口气,饭桌上一时热闹起来。
其实来的时候不少人打算给苏晚晚介绍自家出息的后辈,但是得知苏晚晚已经定亲的消息后就打消了念头,‘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大家还是很在意这个的。
——
“这高考都结束这么长时间了,志勇也不知道回来一趟,你说他考上哪里的大学了。”晚上吃完饭,王红梅回到房间和自己男人嘀咕道。
“你怎么能肯定他考上了,也许没考上才不敢回来的。”苏满仓坐在凳子上等着媳妇铺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