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耶律宏放过耶律楚材,耶律楚材的确会给这个兄弟一条生路。
既然这个家伙要他死全家,那日后耶律宏也要死全家。
而且耶律楚材非常相信、等辽国灭了后,他的子女都可以在大明堂堂正正的生活。
大明取材不论身份和国籍。
这样的帝国才值得效忠.
朱由校看着耶律楚材和完颜洪烈都死后,很是感慨。
“这样的人杰都死了,有些可惜。”
为了进一步刺激金国和辽国人才的心,迫使他们对自己国家感到绝望。
朱由校还决定让帝国首辅大臣诸葛卧龙亲自主持对两人的哀悼会。
表明了两人对两国友谊做出的杰出贡献。
这是打脸金国和辽国,为了害怕大元而举起屠刀杀自己国家的人才。
这样的国家,值得有识之士效忠?
赵敏同样聪明得很,得到大明为完颜洪烈和耶律楚材召开追悼会。
当即飞鸽传书给了忽必烈大汗,让大元也进行一次追悼大会。
大明和大元联手,意图明显,这是要把两金国和辽国的人才吸引过来。
不少人都看到了两国的意图,却没有人敢出来说事。
完颜洪烈和耶律楚材都是自身两国的王爷,这样的皇族人才都没有得到重用。
那任何人才想要在这样的国家得到重用,那就是扯淡了。
从大明崛起开始,对人才最为重视,给予的机会也相较公平。
不是其他国家所能相比。
其他国家在人才上,除了大秦干过一次人才大招募外,其余的国家都没有干过。
其人才都被世家门阀或贵族掌控,都没有在国家掌握。
现在大明公开取士,公开招贤,却没有大规模的向国外进行。
人才,任何一个国家都知道重要,但都没有真正地落到实处。
出于口头上的重视。
但要把自己国家的人才拱手相送,没有人愿意这样做。
只能选择不能为自己所用,也不能为其他国家所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个商鞅就让九州所有国家警惕起来,在秦州发生的事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变革。
现在大部分国家玩的都是,自己不用也不会给别人用。
宁可杀了,也不会泛滥下来。
好多人才都是死在这样的心态下。
大元和大明两国忽然搞了一个声势浩大的追悼会,直接打脸金国和辽国。
气得两国国君吐血,你妈的,这是故意搞事的节奏啊 ……
可惜两国都是他们不敢招惹的对象。
大明强不强,从他们出售丹药就知道其潜力和可怕的战争动员能力。
大元更是近百年来,周边所有国家中公认的强国。
现在区域霸主都在搞事,金国和辽国发现他们干了一件蠢事。
只怕大明和大元都在想完颜洪烈和耶律楚材去死,做了两国没有做大的事。
一时间,金国和辽国的名气顿时就臭了。
内部人才看到金国和辽国这样的行为,他们不论如何解释,都得不到其他人的认同。
两国内的人才是心寒得很,不过大元是个什么尿性,大家同样知道。
去大明的人,远远多于大元。
这样赵敏和忽必烈气个半死,这是大元帮忙大明招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