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做学术的人就喜欢较真

“你可以跟着过去一探究竟,实事求是的调查,不要有任何歪曲事实的心念。”

“作为儒家掌教,便要有面对一切现实的勇气。”

伏念恭敬道:“弟子一定不负师叔所托。”

张良忽然走了进来,请求道:“弟子也愿前往大明,也想知道大明现在的成就。”

其他百家同样在行动,都没有一个是傻子。

都想打着大秦使团的旗号出使大明,去大明调查实情。

一旦属实,大明所走的道路就是开天辟地的存在。

影响力绝对很大,乃至改变百家思维的重要依据。

作为各大学派,大家都不可能错过,更不愿放弃自身学派的理念。

唯有用平生所学,与大明的成果——印证,才知道自家理念有多少需要修改.

朱由校想要的结果就是这些学派较真。

世人都讨厌学术之人较真,朱由校恰好相反。

希望这些人都来大明研究,研究研究就成了自己人。

大明现在是开门做生意,为九州人才广开方便之门。

想要统一九州,不能只用金手指提供的人才。

还有本土上的野生人才,方能把一个国家做大做强。

在大明迅速吞并隋州,九州所有国家都开始派出使团调查实情。

只是大家没有揭开真相,都装糊涂。

朱由校朝会上开玩笑道:“大明现在名气打出来了,大家都组团来大明调查。”

“诸位爱卿一定要招待好他们。”

“把大明的政策让这些人明白,他们才会为大明打广告。”

“这样人才才会扎堆地来大明求职。”

虽然大明基本人才都能自己培养,但是天才可不是培养出来的。

在哪一个世界都稀缺的,从来就没有说自己的人才充足。

缺的就是那些天才级人才,而不是普通型人才。

大明现在要招揽的人才,其目标明确,就是招募和吸收天才级人才。

不论是知识型的还是武道型的,大明都要,有多少吃下多少。

唯有这样吸收,才能让大明更加强大。

诸葛卧龙、房玄龄、于谦、王阳明、海瑞、杜如晦、狄仁杰等人都在准备各类应对工作。

就是为了把大明的态度以及各种治理全部摊开。

再好的制度和体系,要是没有人执行也就是走一个形式。

朱由校现在不怕的就是其他国家模仿。

怕的是其他国家对人才的封锁。

开始九州诸国全部出使大明,等这些精英明白后, 一定会对自身国内人才设置障碍。

朱由校最担心的就是这个。

其他的事情,朱由校已经不放在眼里了。

大明有这个底气。

拿下隋州,朱由校便已考虑到九州大势上的格局变化。

也不怕其他国家联合围攻大明。

毕竟千秋大劫就要来了,各地都出现了异常。

天灾人祸都会发生。

而朱由校花费了百年时间的积攒家底。

便是两千亿人口吃大明的粮食,都能保证十年内充足供应。

这是在颗粒无收的情况下。

若是产粮,只是产量低,大明可以维持三十年左右的国家粮食危机的应对。

所以朱由校一点不怕天灾,唯独忌惮的是人祸。

是那些大势力与其他外在势力的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