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完报名表,下乡的事基本上就没有反悔的余地了,当然,许清欢也没想反悔。

这时候,国家对知青下乡每个人都有一笔安家费,但下发到生产大队。

“三天后就要离开了,东西都准备得怎么样了?”袁慧兰是关切地问道,“东北的冬天比这边要冷得多,大棉被之类的都要备齐,还有棉衣棉袄。”

她给许清欢准备的票据里头,就有十五斤棉花票,但这显然不够。

只够一床大被子,还有垫絮,棉衣棉袄这些都需要棉花。

许清欢道,“袁阿姨,已经够了,您不用再为我操心了,我会安排好自己。”

永安百货那边,许清欢还有熟人介绍的售货员,知青办离那儿正好比较近,她就干脆过去了,一并将事情办了。

王娟和田霞是很好的关系,她昨天下班后提了一斤红糖和一个罐头去看了田霞,田霞拜托她,如果自己的救命恩人来买东西,一定要帮忙关照。

王娟自然应允,交好一个有本事的医生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

只是,王娟没想到,田霞的救命恩人如此年轻。

“你就是徐欢?”王娟意想不到,她惊讶地问道。

“是我,是王姐吗?”许清欢笑道,“我要下乡了,要买些东西。”

“看你要买什么,跟我说就行了,虽说价格上不能便宜点,但东西肯定捡最好的给你,再就是但凡仓库有的,我都能卖给你。”

后面这句话,王娟压低了声音说。

有些所谓的瑕疵品,柜台上不会摆出来,东西多在仓库,和供销社的瑕疵品一样的做法,相当于是这里头员工的隐形福利。

“那就多谢王姐了!”

许清欢要十五斤棉花,棉花本来是紧俏货,王娟一咬牙连带把自己的份额都让了出去,还找同事要了两斤,再加上田霞的一部分,凑了十五斤给许清欢,没要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