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附近人流量大的公告栏贴上鲜艳的海报,红的绿的,老远就能看见,跟无声的呐喊似的,吸引大家的目光。不仅如此,他们还积极和学校社团、学生会这些“校园大拿”套近乎,争取办小型学习讲座、经验分享会。
到了台上,他俩把浑身解数都使出来,展示教学实力,免费给学生答疑解惑,知识的魅力就像磁石一样,把台下学生的目光牢牢吸住。
还开了试听课,打开了学生和家长紧闭的心门,让他们看到了知识的宝藏。 9,9元十个课时。老带新都有优惠等。这样生源就慢慢上来了。
高中生小鹏就是个例子,刚进学校科技兴趣小组的时候,面对编程就像掉进了黑暗森林,满心挫败,差点就放弃了。偶然试听了阿卫的编程课,一下子就被那妙趣横生的讲解、直观形象的手绘示意图吸引住了,就跟在黑暗里看见了光。
从那以后,阿卫就像个尽职的护航员,陪着小鹏一点点成长,从最开始帮他找代码里的小错,到后来指导他优化算法,一路保驾护航。小鹏跟变了个人似的,在学校科技节上,凭着一手漂亮的编程作品一鸣惊人,还拿了奖。家长高兴坏了,到处跟人说阿卫团队有多神奇,这口碑一传开,生源就跟潮水似的,呼呼地涌来了。
辅导班的生意越来越好,阿卫和芳妮也考上成长自考专科,他俩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继续续本科 要更上一层楼。那会儿虽然网络还不普及,没现在这么发达,可他们就像有先见之明的领航员,瞅准了教育培训规模化、专业化的大趋势。
开始扩大规模,连锁经营 ,合作经营的模式开始发展一步步发展,一边扩大规模,一边提升自己。
阿卫不辞辛劳,到处拜访教育界的前辈、专家,跟个虚心求教的小学生似的,学习人家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引进成熟的课程体系,就像给地里引进良种;回到团队,又优化教学流程,像个精心种地的农民,确保每一颗“知识的种子”都能茁壮成长。
芳妮也没闲着,充分发挥自己能说会道的本事,跟学校老师、教育机构的人打得火热,争取合作机会,拓宽业务渠道,给团队开拓出更广阔的天地。 忙归忙,阿卫和芳妮心里都清楚,不能忘本。他们就像大树扎根一样,饮水思源。
看到团队里有潜力的成员,就给创造进修机会,推荐他们去参加专业培训、学术交流活动。这些成员学成归来,都成了独当一面的骨干教师,像顶梁柱一样,撑起了团队发展的大厦。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好几年过去了。当初那家小得可怜的培训机构,靠着阿卫、芳妮和鸿儒的拼劲儿,慢慢发展壮大,现在已经有模有样了。机构不仅在本地小有名气,还开了几家分校,生意越来越红火。
作为创始人之一,鸿儒和两个孩子——芳妮、阿卫,也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分红的时候,每个人手里都拿到了一笔可观的钱,这可是对他们这些年辛苦付出的最好回报。
拿到这笔钱后,鸿儒这个长辈心里琢磨开了。他觉得,虽然创业成功了,但孩子们还年轻,以后的路还长着呢,得给他们留个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