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把山脚比作浪起点,一浪接一浪迭起,终有一刻抵达最巅峰。急于用孤浪轰破一切,只会力竭中断。“我与薛玄一虽道途不同,却可并肩互补:他擅灵活奇袭,我重沉稳刀势。”
**“是了,我该坚守自己的刀道,专注破浪之势。何必怀疑天赋?”**他这一刻前所未有地明白:自己刀势是厚积薄发型,如海潮漫长连绵。尽管一时不如薛玄一那般“疾风骤雨”的惊艳,却绝非平庸,只需找准节奏便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心念一转,他再次抽刀于峰顶演练:
- 第一式“浪花斩”,柔中带刚;
- 第二式“叠浪击”,宛如连续拍岸;
- 第三式“狂浪突”,一息间三刀递进,形成连环斩!
只见刀光在夕阳下化作金色波纹,竟远比白日演练时顺畅无阻。刀尖破风声回旋,身姿如流水,不滞不乱。
“哈哈……”陆青雨本是沉稳性格,却也忍不住畅快轻笑:他感觉到刀势产生新的层次感,不再在第三式卡壳;虽未用全力,却已初见破浪行经深层力量。
满目余晖中,他收刀立定,神情坚毅:“这就是我的道路。若能继续打磨下去,我也能追随薛玄一脚步,甚至开辟独属于‘破浪刀意’的天地。”
夜里,杂役峰山道寂静。陆青雨回到院中,见钱涛在忙还账务,便微笑走过去帮忙,并嘱咐峰内弟子别再担心他情绪。“我已想通,你们放心,接下来我会抽空帮忙稳定峰务,同时努力修行。”
钱涛闻之欣慰,大夸“你跟薛玄一都是我们依靠,不能再低迷了。”
翌日,他特意去医馆拜访薛玄一,抱着刀简与之商议:“昨夜小有突破,我要继续以‘浪势叠加’方式扩展第二、第三式。你若有余力,还请帮我观摩。”薛玄一虽身体尚未痊愈,但得知好友重拾信心,也替他开心,一口答应:“待我稍好些,我们可在院里对练,不必急于冒进擂台。”
同时,两人心中也十分明白:若想真正崛起,外门大比或更高的挑战即将来临。宿敌吴啸、邪修残余……各种潜在冲突都不会坐视他们成长。可只要陆青雨心志坚定、刀法日臻纯熟,薛玄一自创功法更趋完备,也并肩前行,就有一线逆转可能。
深夜,山风呼啸,在杂役峰破旧房舍前。陆青雨握刀立于院中,脚下是枯叶纷落,仿佛潮汐一般起伏。一片静谧里,他再度演练“破浪行经·前三式”,速度不急不躁,刀光层层叠叠,如浪潮循环往复。
脑海里却浮现从前百灵坡出险、擂台协战、贪腐案同心等画面,让他对“波浪绵延”的意象更加领会:真正的刀势需拥有持久耐力与厚积爆发,一味急攻终非长久之计。
渐渐地,他刀招越发流畅,第三式“狂浪突”收放自如;回想先前与火符修对战时如何被对方拖慢节奏,如今若能用“浪势递进”,或许就不惧耗战!
这一刻,他不再嫉妒薛玄一的石碑奇遇或自创妙技;反倒深知二人所走之道截然不同,却互相补益。薛玄一狂放敏捷,自己厚重绵长;如两股力量汇合,更能再现当初联手战胜黑鬃狼群、击退邪修的惊人配合。
收刀后,陆青雨站在夜色中,仰望满天星辰,内心一片澄澈。**“薛玄一有他的机缘,我有我的刀势。无需妄自菲薄——只要守住初心,就能成长。”**这便是他的新觉悟。
远方山脚,似有隐隐人声与灯火;外门世界仍充斥竞争与暗流,但少年刀手已不再迷失。在“破浪行经”中找回自信的陆青雨,不会再被焦虑吞噬。
想到日后继续与薛玄一并肩,冲击外门大比乃至更高秘境,他握住刀柄,唇角扬起微笑:“波浪起伏无尽。我的刀势亦将层层叠起,总有一日,化作惊涛骇浪!”
夜色下,他推开房门,回到杂役峰小屋,口中轻轻默念“浪势之道”,继续打坐调息,宛如海潮深沉又坚定,一刻不停地拍击心灵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