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一声令下,高个弟子先行出刀,力劈而来,招式猛而凌乱,想以正面硬力压对方。薛玄一面露冷静,脚下一移,“临风回旋”身法激起微风涌动,使他斜着绕过刀锋,匕首轻巧地突向对手腰胁。
高个弟子惊讶对方速度快了几分,急忙收刀格挡,却被薛玄一顺势施展“回旋刺”变招,匕首在半空划出弧形,从刀背死角突进——眼看就要戳到衣甲要害,他连忙猛退数步,却仍被匕首刺破衣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短短三个回合,他已被逼得手忙脚乱。台下惊呼:“这……这回旋刺怎么如此诡异?”有人看得目不转睛,见薛玄一灵活自如,比起昔日擂台败给吴啸时判若两人。
高个弟子知不敌,但仍用刀势狂劈数下,想以力量逼退。薛玄一不慌不忙回旋步绕后,再次刺他肩头,他自知败局已定,遂停手抱拳:“不打了,我服。你比以前强太多……”
裁判宣布薛玄一胜。台下弟子私语不绝:“看这架势,他真重新崛起了。”“据说他在风灵古井修炼过,没想到进步这么快……”
薛玄一自己倒颇为平淡:这是与熟人间的演练,只想检验功法衔接度。感觉尚算满意,虽攻击未尽全力,但对回旋刺已逐步发挥得很顺畅,再无内伤刺痛。离真正巅峰只差实战打磨。
陆青雨在台下观察,不禁替他高兴,又有些手痒想上台试试新刀法,却暂未找到合适对手。好几名丁榜后段弟子见他杀气外露,不敢迎战;丙榜前列那些天才都在忙自己的挑战赛,未必看得上他们。
当日傍晚,二人在擂台附近逗留了一阵,得知近来外门形势愈发复杂:
- 吴啸等丙榜强者频繁挑战他人,不断巩固榜位,也准备大比冲百强;
- 乙榜乃外门精英区,不少弟子正闭关或闭门不出,蓄势待发大比;
- 邪修动向难捕捉,但传闻在天风门周边又有人失踪或血阵痕迹出现。
陆青雨暗忖:再过三月左右,便是大比海选,海选多为“场上三十人混战”,前几名晋级,失败者淘汰。若要在海选中生存,需要极强群战能力。
他们这一对刀矛配合在小规模战斗里或有优势,但若面对更多强者或协力围攻,也未必能轻松突围。还需磨合更多“群战应对”策略。
夜间回到杂役峰,新近一些弟子听闻薛玄一擂台演练大胜,也纷纷过来道贺。钱涛等则关心:“真要在大比里冲刺?你们打算怎么面对吴啸那样的宿敌?”薛玄一轻描淡写:“不急,我在大比时再较量便是。”
高个弟子向众人讲述被薛玄一匕首刺破衣甲的经历,引得大家惊叹;同时也想跟陆青雨对练,却被委婉拒绝——陆青雨刀势若全力爆发,怕伤到自己人。
有几个同伴建议:“要不找些志同道合弟子日常切磋,模仿海选三十人混战?多实战,到了大比更从容。”薛玄一、陆青雨暗觉有理,打算接下来三个月与熟识的队友进行小规模演练,模拟混战环境。
当夜,薛玄一在院子里凝神打坐,思绪却莫名飘向曾被吴啸击败的那一幕:对方的冰锋掌、可怕炼气后期优势,令自己险些毁去修为……那耻辱仍留在记忆深处。
**“如今我再度踏上擂台,也有风灵古井淬炼,吴啸不可再小觑我。若他仍想压制我,必将付出代价。”**他额角浮现隐隐战意,对即将到来的大比海选愈发期待。他倒不急于提前再找吴啸纠缠,因为必须把最完美状态留到大比舞台上,当众雪耻。
陆青雨在旁沉默练刀,偶尔抬眼看天色,一刀斩出隐约发出**“浪潮”**般回音,证明刀气日益浑厚。若再熬三月苦功,也许能从第四式走向更高层面。“到时,我要让外门见识破浪行经之厉害,揽刀入潮流的爆发。”
接下来几日,杂役峰小院内频繁传来兵刃撞击声:薛玄一与陆青雨分别邀高个弟子、钱涛等人进行模拟混战;甚至请外峰熟人来帮忙扮演“海选模式”。
- 薛玄一专注于“回旋刺”的连续衔接和闪避;他要确保在三五名对手围攻时,也能游走自如,不被堵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