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
宗主、首席长老当即表示支持:“不错,可以由天风门出面,邀请周边大宗门以及部分散修联盟,共商剿魔之策。堂主与元婴长老再统兵深入北域或东荒某地,都可随时调动更广外援。”
堂主颔首:“如此最好。弟子建议尽快于主峰摆下盛会,请能来的正道盟友齐至,共议成立‘剿血冥联盟’。敌若真凝聚血冥深殿,非一派之力可轻纵。”
刑堂长老激动点头:“赞成!血冥深殿乃魔宗最深隐患,非同小可。倘若坐视他们蓄势成功,正道或遭灭顶之灾。我们天风门号召力足以团结周边宗门一起行动!”众人纷纷热烈响应,大殿内士气转盛。
堂主也不再犹豫,宣布:“那就请宗主、首席长老下达‘正道征召令’,广邀各大派或散修英雄来天风门‘除冥盛会’。筹备期约半月,让刀王堂、刑堂主理迎宾之事。再过一月左右,规模大军即可启动——若苏临敢来硬碰,我们正好杀之!”
散会后,堂主将陆青雨、薛玄一留在正殿侧室,嘱咐具体事宜。二人见堂主面色虽依旧沉郁,却带着一份大局在握的底气:这是要汇聚正道人海,对付邪宗。
堂主先看陆青雨:“你在北域多立功,回山这段时间就跟副堂主处理堂内弟子编制。按大军模式扩张刀王堂刀阵,迎接来时之盟友,以刀王堂之锋彰显我宗风采。”
又对薛玄一道:“你血碑之力特殊,对魔修阵法亦敏感。接下来你与阵符堂合作,尽快布置针对血冥煞气的感应阵器,若敌内应或女魔修潜伏天风门,也难逃侦测。”
两人齐声应诺。刀矛各司其职,但都暗想:好容易再次并肩,却又要分工。不过若能让天风门更快组建联军,也是一件幸事。
堂主随即与宗主、首席长老、刑堂等商量具体“除冥盛会”日期与议程。拟半月后正式举办,邀请范围包括周边三大正道宗门、五六家中小门派及不少独行散修强者。天风门承诺主持公道,众人只要愿来共商诛魔之事,便得资源分配与安全之保。
阵符堂长老为此紧急加固护山大阵,设置专门“迎宾山道”与“监控暗线”,防止化星堂卧底混入;刑堂也做全力清查内门可疑者。陆青雨忙于堂内新兵训练,薛玄一则往返于各峰协同阵符堂建立“血碑感应圈”,严防女魔修再行潜伏。
霎时间,天风门上下呈现一派繁忙的筹备景象,颇有当初北域、毒海远征时的气势。区别在于,这次堂主不打算单独上阵,而要广结盟友,发动正道世界的群力,把血冥之患连根拔起——算是堂主多番沉痛经历后的现实选择。
某日晚,堂主在刀王殿召陆青雨、薛玄一两位刀矛于密室谈话。无人打扰,堂主面色郑重,开口:“你二人一路随我出征,见识敌人何等狡猾。如今回山搞联盟,我心中尚存些许担忧:一,若敌趁盛会施毒手怎么办?二,就算集齐正道联军,也不一定能撬出血冥深殿所在……”
陆青雨一拱手:“堂主所虑极是。但正道若不合力,更难阻对方。盛会期间咱们戒备森严,未必让敌可乘;若敌真敢来捣乱,反而自投罗网。”
薛玄一附言:“对,只要我们刀矛与刑堂布下多重防线,再加阵符堂对外防护,敌即便有内应,也难酿大祸。此外,堂主先定好同盟框架,一旦苏临真在西荒或别处搞大阵,正道联军即可迅速出击。”
堂主沉默片刻,长叹:“你们说得对。我非否定,只是对苏临那厮心存忌惮……无论如何,此计为今之最优,刀矛也要尽力护住盛会。若他在盛会期间再妄动,我必刀斩之!”
半月后,“除冥盛会”如约而至。天风门在山门广场铺设盛大仪式,悬挂各色旗帜,摆下灵酒盛筵,用以接待从各方赶来的正道宗门贵宾和独行强者。门内戒备森严,刑堂、刀王堂各布重岗,阵符堂维持大阵覆盖整座山。
宗主与首席长老坐镇主峰大殿,堂主与刀矛、副堂主、两位元婴长老一起迎宾。起初一两日里,周边一些二三流小宗相继到来,纷纷抱拳敬礼,表示愿听天风门调遣,共同针对魔宗血冥之患。
不时也有相对实力不凡的修士驾鹤或御舟而至——例如“青鹤山”、“九黎谷”等正道中坚,以及闻名遐迩的散修“风狐老怪”等。这些“江湖豪客”大都对天风门刀王堂的威势敬畏,见堂主伤愈便颇表期待:只要堂主一声令下,愿联手剿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