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启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忽悠忽悠下面的干部还成,在座的哪个不是老奸巨猾。
但心里怎么想是一回事,嘴上却不能那么说。
纪委书记焦光玉微微颔首,顺势说道:“德启同志说得在理,当务之急是要抓住这个大项目,其他倒还是其次。”
听着他四两拨千斤的轻飘话,组织部长肖学光淡笑道:“这话我不太认同,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要齐头并进,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新光项目要我们拿,该责任也要追究,这点还需要焦大书记多费心啊!”
肖学光是极为看不上倒戈的焦光玉,话里带着很明显的刺。
侯鸿光,焦光玉,肖学光,专职副书记,组织部长,纪委书记,这三位可谓是三光一体,人事纪律都抓在手里,是江州本地派的代表,向来合心合力,谁知焦光玉突然反水了。
这让身为组织部长的肖学光很是不爽。
讲道理,要反水也应该是他先反水才对,毕竟钟致远来了之后分别找他和焦光玉都谈过话。
而且自己这边还反骨仔余学荣。
早在钟致远利用校园霸凌那件案子,把坐冷板凳的吴海涛扶到南宁副县长的位置上后,在组织部里排名不算靠前的副部长余学荣就开始积极向钟致远那边靠拢。
打的主意也是司马昭之心,这狗崽子就等着自己死扛到底,然后让钟致远扶他上位,架空自己。
自己这边还没来得及焦头烂额,就发生了震惊全市的江纺贪腐案,
就在肖学光以为钟致远那边准备借着柯淮民是省委党校校长的身份,给自己发配到党校学习时,焦光玉那边已经是不声不响明珠暗投过去了。
这让肖学光气坏了。
从那时候开始,肖学光没再给这个反骨仔一个好脸色,见他说话,自然是要呛他几句。
焦光玉撇了这位昔日的好友一眼,似有不屑,低头看着桌上的议题,不搭理他。
政法委书记张德志是个老好人,见状笑着打圆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在可控范围嘛,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新光这个制浆项目也不小,不是一个两个能办成的,大家还是要群策群力啊,办好了事皆大欢喜,办不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