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西洋入局,风云突变

多尔衮见状,赶忙打圆场,笑着说:“二位莫要动怒,我这两位臣子也是心系大清,言辞有些激烈,还望海涵。咱们坐下来好好谈,总能找到双方都满意的方案。”苏文急忙将这番缓和气氛的话翻译过去。

洪承畴也上前一步,拱手说道:“王爷,洋人之条件虽有可用之处,但委实过高。以臣之见,技术转让费可压至一百五十万两白银,军事顾问费每年二十万两。天津港关税,最多降至原来的一半。从长远来看,如此既能满足我朝对洋枪技术的需求,又能保证朝廷财政不至于过于吃紧。关于技术管控,我军应在合理范围内学习,不能被过度限制。”他微微欠身,目光诚恳地看向多尔衮,又转向洋人,试图在双方之间找到平衡。

多尔衮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思索的神色,看向洋人,笑着说:“洪大人所言,倒也在理,二位觉得如何?”苏文及时传达了他的询问。

迪亚戈和范·霍恩对视一眼,露出轻蔑的笑容。迪亚戈嘲笑道:“这点钱?打发叫花子呢!至少三百万两技术转让费,军事顾问费每年五十万两,少一个子儿都不行!你们要知道,这可是能改变战局的关键技术,错过了,你们可就没有翻身的机会了。技术核心管控绝不能放松,这是我们的底线。”苏文无奈地将这句充满嘲讽的话翻译出来。

双方陷入了僵持,气氛剑拔弩张,仿佛一触即发的火药桶。范文程站出来,耐心劝说道:“二位洋使,我大清如今处境艰难,实难承受过高条件。但若是合作达成,日后商贸往来,对贵国亦是大有裨益。我朝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一旦开放贸易,贵国商人定能获取丰厚利润。而且,此次合作成功,也能为贵国在其他东方国家树立良好口碑,拓展更多商业机会。技术方面,也希望双方能达成一个互利共赢的管控模式。”他言辞恳切,语气平和,试图从长远利益的角度打动洋人。

范·霍恩皱了皱眉头,沉默片刻后说道:“我们的技术来之不易,成本极高,这个价格已经是我们的底线。如果你们实在无法接受,那这次合作恐怕难以达成。不过,考虑到长远合作,技术管控上,贵军可以在我方监督下,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但核心技术图纸和关键工艺绝不能泄露。枪支弹药供应数量可以再增加两成。”他神色严肃,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

多尔衮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清军目前的困境,急需这批步枪来增强实力,但洋人的条件确实苛刻。他转头看向济尔哈朗,目光中带着询问:“济尔哈朗,你对此有何看法?”

济尔哈朗向前一步,拱手说道:“王爷,洋枪对我军确实重要,但如此高昂的代价,不得不谨慎考虑。我们可以先答应他们的部分条件,后续再根据实际情况商议调整。比如,技术转让费可以先支付一部分,待步枪交付并检验合格后,再支付剩余款项。军事顾问费也可以根据顾问的实际表现和成果进行调整。技术管控方面,设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学习范围和监督机制。”他条理清晰地分析着,试图为多尔衮提供一个折中的方案。

多罗郡王也在一旁说道:“王爷,我觉得济尔哈朗所言有理。我们不能被洋人牵着鼻子走,要掌握一定的主动权。而且,我们可以要求洋人在培训我军士兵使用洋枪方面提供更多支持,确保我们的士兵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武器。对于枪支弹药的验收标准,也得明确下来。”

多尔衮微微颔首,心中有了主意。他再次看向洋人,说道:“二位,我可以答应技术转让费二百万两,但需分阶段支付。首批支付八十万两,剩余款项在步枪交付且我军士兵熟练掌握使用方法后支付。军事顾问费每年三十万两,也根据顾问的工作成效进行调整。天津港关税降为三分之一,贸易站点由你们自行管理,但必须遵守我大清的基本律法,若有违规,将取消合作。技术管控上,我军在你们监督下,每周有固定时间自主学习拆解组装等技术。枪支弹药验收要有严格标准,不合格的要及时更换。至于首批步枪数量增加到八千支,子弹八万发,每月供应枪支提升至三千支,弹药一万五千发,不知二位意下如何?”苏文将多尔衮的话一字不差地翻译过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迪亚戈和范·霍恩再次对视,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他们低声用各自的语言交流了几句,似乎在权衡利弊。片刻后,范·霍恩说道:“王爷,您的提议我们需要再考虑一下。这样吧,我们先休息一晚,明日再给您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