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危机四伏,上海告急

20余艘经改良的大型铁皮福船缓缓下水,在水面上激起了层层涟漪。步兵第四师、第五师的部分士兵登上战舰,他们整齐地站在甲板上,如同钢铁卫士一般,身姿挺拔,神情肃穆。士兵们将大量野战炮、迫击炮临时搬上战船,进行最后的调试和准备。他们专注地检查着每一个部件,确保武器能够正常使用,严阵以待,等待着敌人的到来。

夜色渐渐深沉,黑暗如同一张巨大的幕布笼罩着海面,伸手不见五指。葡萄牙人的盖伦战船如同幽灵般悄然驶入上海海域,它们的船帆在夜风中微微颤动,发出“簌簌”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危险。

“发现敌船,开火!”韩靖在上海沿岸的临时指挥室果断下达命令。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响彻整个指挥室,充满了威严和果断。顿时,无数炮弹从战船上呼啸而出,划过夜空,带着凌厉的风声,如同流星般朝着葡萄牙战船飞去。

海面上瞬间火光冲天,爆炸声此起彼伏,如同惊雷般震撼着整个海域。两艘葡萄牙战船躲避不及,被炮弹准确命中,巨大的冲击力瞬间将船体撕开,木板和碎片四处飞溅。海水汹涌地灌了进去,船体迅速倾斜。船上的葡萄牙士兵们发出惊恐的呼喊声,在火光和浓烟中四处逃窜,有的被浓烟呛得咳嗽不止,有的被碎片击中,倒在地上痛苦地呻吟,但一切都是徒劳。很快,这两艘战船便沉入了海底,只留下海面上漂浮的残骸和油渍,以及那渐渐消散的硝烟。

葡萄牙战场指挥官见状,心中一惊,脸上露出了震惊和愤怒的神情。他的眼睛瞪得如同铜铃一般,满是难以置信。他没想到民义军的防御如此迅速和猛烈,原本以为可以轻松地突袭上海,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却遭到了迎头痛击。他迅速指挥战船后撤转移,并做出要往浙江沿岸进攻的态势,试图迷惑大明共和国的军队,他的心中盘算着,希望能够找到民义军防御的薄弱点,再次发起攻击。

韩靖看着敌人的行动,心中犯起了嘀咕,眉头紧锁成了一个“川”字。他在指挥室里来回踱步,双手背在身后,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虑。“如果派战船追击,上海的防御可能会出现空当;但如果不支援浙江沿岸,又担心浙江会遭受重大损失。这可如何是好?”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心中不断地权衡着利弊。他深知这是一个关键的决策,一旦失误,可能会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不仅上海可能会陷入危险,浙江也可能会遭受敌人的肆虐。

他不断地思考着各种可能性,试图找到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上海繁华的街道、忙碌的工厂,以及浙江沿岸百姓们朴实的面容,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好这一切。

就在这时,又有20艘荷兰风帆战列舰突然出现在上海海域附近。这些战舰如同黑色的巨兽,庞大的身躯在海面上缓缓驶来,船身周围的海水被挤压得翻滚起来。它们的出现,给上海沿岸的防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仿佛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了每一个士兵的心头。

“坚决将敌人阻击在海岸线外,不能让他们登陆上海!我们身后是上海人民的财产和家园,这是我们大明共和国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誓死守卫!”韩靖大声激励着士兵们,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如同战鼓一般,激励着每一个士兵的斗志。

士兵们纷纷握紧手中的武器,眼神坚定地望着前方的敌船。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恐惧,但更多的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他们知道,这是一场生死之战,他们肩负着保卫国家和人民的重任。尽管敌人的数量众多,实力强大,但他们毫不畏惧,准备迎接这场严峻的挑战,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原来,这20艘战舰是荷兰人事先埋伏在朝鲜济州岛一带的,他们利用朝鲜的软弱,威逼利诱,以各种不平等的条约和利益诱惑,获得了停靠的许可,就是为了给大明军队来个出其不意。

荷兰指挥官站在旗舰的甲板上,得意地看着上海方向,脸上露出了狡黠的笑容。他的眼神中闪烁着贪婪和野心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上海被他们攻陷,财富被他们掠夺一空的场景。“这次,看你们怎么抵挡!大明的军队,你们就等着被我们击败吧!”他心中想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不屑。

在上海沿岸的防御阵地上,士兵们严阵以待,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坚毅和不屈。尽管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他们坚信,只要团结一致,就一定能够击退敌人,保卫上海,保卫大明共和国的尊严。他们紧握着手中的武器,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眼睛紧紧地盯着前方的敌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

随着敌船的不断逼近,海面上的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仿佛一根绷紧的弦,随时都可能断裂。一场更加激烈的战斗即将爆发……

在上海的街头,人们虽然已经撤离,但空气中仍然弥漫着紧张和恐惧的气息。一些人躲在房屋里,透过窗户,紧张地望着海面的方向,他们的身体微微颤抖着,心中默默祈祷着战争能够早日结束,亲人能够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