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识按照系统的指引,确定直播主题,一一确认后就开始了自己的直播。
【王勃,字子安,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其中王勃为四杰之首。】
随着天幕上的女子缓缓将内容道来,李世民等人皆是聚精会神的听着。
“‘初唐四杰’?看来确实是我们唐朝人,只是,会是谁呢?”
“绛州龙门?”房玄龄回忆,“姓王……王绩?王通?”
其他人来了兴趣。
“是谁?”
“只是有所耳闻,具体如何并不清楚。”
此时,天幕上的内容很好的补充了大家想要知道的信息。
【王氏家学渊源深厚,所以王勃自小便受到儒学的熏染。其祖父王通为隋末大儒,其少年时即精通儒学,学问极好。而王勃之父王福峙,为王通二子,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齐州长史等职。可知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而他也没有辜负身世带来的好处。】
【据《旧唐书》记载,王勃自幼聪敏好学,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岁时,王勃便饱览六经。而在他十二岁至十四岁期间,王勃跟随曹元在长安学医,先后学习了《周易》、《黄帝内经》、《难经》等。等到了十六岁,他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成为朝廷最年轻的命官,未冠而仕。之后,他才思泉涌,笔端生花,撰《乾元殿颂》,文章绮丽,惊动圣听。】
玉不识握着一本线装本,对着录制的系统界面缓缓说来。
而底下立于殿门之外望着天幕的帝王和百官一脸感叹。
“这样看,是个天资聪颖的少年郎嘛!”李世民满是好奇,朝散郎虽然品阶不高,但也是正经当官了,“也不知是在哪个儿孙的年间。”很明显,这个王勃不是他这个朝堂的人。
一旁的长孙无忌安安静静垂着手,对着李世民笑道:“陛下不也是颖悟绝人的少年郎吗?更何况在场的无一不是能力过人之辈,陛下何必羡慕他人?”
这话说得可真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