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山水,不仅是人生的慰藉,还蕴含着人生的真谛。王维从官场走向山水,在清静自由中,也参透了对“佛”的思考。但他的诗中并不直接运用佛家典故,而是借用对山水的描写来表达禅意。
在王维的诗作里,你可以读到空寂清冷、宁静空幽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随遇而安、妙境无穷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独坐内观、离尘绝世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闲散自由、清净淡泊“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一诗一句中尽是清新豁达、空灵悠远的意境,传达出他对禅意的领悟。细细品读之下,满是深深的意蕴。】
刘彻对此又是一个若有所思:“王维确实诗写得不错,不过他这些诗中的思想,和现在的汉朝不相符啊。”
刘彻有些头疼。为了实现打败匈奴的愿景,他的态度很是强硬。但打败匈奴也不是简单可以完成的,这是一场举国押注的要事。他不敢肯定此时出现这个所谓的“佛家思想”是好是坏。
毕竟在王维的诗中,“空”的特质太明显了。
******
另一边的李世民则是陷入了思考。
他不禁问起身边的心腹重臣这个“佛教”如何。
面对寥寥几句提到的佛家思想,房玄龄很敏锐的发现了其中的特质。
只见他思考片刻后,回应道:“陛下,天幕中提到的佛家思想教导人们放下私欲,追求内心的平静。此等教义,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社会的稳定。”
这般说着,话题一转,“但是,过度推崇佛教,有可能导致百姓消极避世。因此,对于佛教我们应当审慎对待。”
李世民听了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他心想,如今国家初定,百废待兴,需要的是积极进取的精神。佛教的教义虽有可取之处,但也不能盲目接受。现在天幕在整个唐朝疆域都能看到,百姓接收信息情况如何,他无法肯定。但在未来,他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佛教,权衡其利弊,才能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最后,玉不识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
【在我国的诗歌历史中,王维之所以被称为“诗佛”,能和李杜比肩,与他把禅意融入诗中,使佛境与诗境相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