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新的主题

其中词牌的数目大约有八百七十多个,发展到后面,词的内容多数已与词牌的意义无关。并且从北宋开始,词人在词牌之外,往往另加题名或序言以说明词意。至于各词牌的出处,只有少数是可以考证的,绝大部分已无法弄清其来历了。】

【那么这次我们就从“词牌名”出发,看看相同词牌名的巅峰之作,是谁更胜一筹。

词晔春华,思清冬冰。<词赋风流>第一期,《相见欢》。】

其他的朝代还有些不明所以,宋朝往后的人兴致就上来了。

虽然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文章传世,各人都有自己的计较。

现在天女直白地让他们评谁的作品更胜一筹,大家的好奇心立马上来了。

宋朝,宋仁宗时期,嘉佑元年。

此时的苏轼才刚刚十八岁,距离他进京应试还有一年。

天幕是在前不久出现的,其他人许是有些害怕,苏轼倒是有些兴奋。难得见到神异之物,他恨不得挥笔记下好好做上几首诗词。

这次他们父子三个,一同在庭院里望着天幕。

“相见欢?”

苏洵也是风采风流的人,听到这里,他笑着问了自己的孩子。

“你们觉得《相见欢》中,谁的词写得好?”

相同的问题在各地响起。

赵祯看了看天幕,又看向自己面前的水幕,也有些好奇地问向自己的朝臣。

有人想到了李煜,只是他是前朝废帝,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提起他合不合适。

但在家中的苏轼就没什么顾忌了。

“相见欢,我读过南唐后主的词,他写的极妙。”

苏洵也笑了,“南唐后主的词确实很好,大概也是有感而发,用情真挚,含意深沉。不过现在你们还是少看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