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有些无奈地应答道:“前面不是出现过好些人吗?这次还有一个罗贯中呢。”
朱元璋:“他们也不是天幕所讲的主角啊,不讲究的说,都是些边角料。”
“不过,也不知道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究竟是何模样,看天女所说好像还挺好看的。”
《三国志》他们也是学习看过的,也不知这个《三国演义》能写出什么模样来。
想起刚开始看的那段会动的内容,响彻耳边的那句“悠悠苍天,何薄于我”,以及上面所说的密密麻麻的“弹幕”,朱元璋也忍不住叹了一声。
朱标见父皇唉声叹气,便安慰道:“父皇无需担忧,这《三国演义》能流传后世,而且颇多赞誉,想来也是一部巨着。”
朱元璋也想到了这一点,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能够在天幕上出现,哪怕只是提了一句,都代表了它自有传世的价值。
“也不知道这个罗贯中是什么时候的人。”
他没有想到,罗贯中与他同个时代,更是元末起义时张士诚的幕僚,天幕所讲的《三国演义》全名是叫《三国志通俗演义》,在洪武三年便已经写了十二卷了。
罗贯中是读了又读杨慎的这首《临江仙》,犹豫许久,把这首词放在卷首,并写下了这段神奇的经历。至于后人会怎么看?这就不是他能关心的了,反正他是满意了。
他现在手中要写的东西也不算少,看到后人都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