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为纪念陈振龙引进薯种和金学曾推广种植的功绩,闽人曾在福清县建立报功祠。
清道光十四年,福州人何则贤也在乌石山建“先薯祠”,后祠被废。现存“先薯亭”建于1957年。】
陈振龙很快就被请走,他种下的甘薯也一并被带到了能主事的人面前。
不管是“闽中大旱”的消息,还是这个能活命的“甘薯”,亦或者这个后来被立祠的陈振龙,大家都是慎重以待。
另一个世界,张居正看着这个消息也是眼前一亮。
虽然他不知道为什么红薯没有推广出去,但其实这年岁也并不算很久远。现在的陈振龙不用打听也知道尚未带回甘薯,但是他并不打算放过。他一边看着天幕,一边草拟奏章,打算明天带给圣上定夺。
吕宋吗?
开海一事在圣上的应允下已经开始着手恢复,他眼中是真切把明朝、把百姓放在心上的,于国于民有利的事他都会去做。
不过他心中也暂时埋下了一丝隐虑,万历二十一年……应该是新皇了吧?
他不知道那时自己还活没活着,他只是有些疑惑——
若他还活着,怎么会放过这样高产的作物,毕竟下面一定会把情况报上来,他不可能不会重视。只是若他已经不在了,当时的帝王又是为什么视而不见?
现在圣上虽然有些沉溺女色,但也是认真做事的。而他提拔那些的官员,包括自己,哪怕会有自己的心思,但也都是做实事的。
所以他也想不到当今不过仅在位六年便去世了,甚至自己还被选为托孤大臣。他更想不到新即位的万历皇帝又是怎样一个任性的人。
【据古籍记载,荒年时,“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
清乾隆年间,甘薯已推广到全国大部分地区。当时全国甘薯种植面积达一亿多亩,年产量折原粮达三千万吨,占世界甘薯总产量的80%。
这是一项很惊人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