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嬴政相信李斯能做得到。毕竟他都会选择胡亥继任,那不是更难教吗?扶苏是性子有些定了,但他也年纪大啊,想来李斯应该会更得心应手才是。
此时的嬴政,完全没有理会后面李斯赌输了的结局。
或许败者,从来不在他的思考之中。他虽然这次放过了李斯,但李斯也需要重新证明他的能力,才能重新回到那什么,权力中心。
他想起玉不识那些怪模怪样却精准的形容,有些好奇玉不识接下来还会说出些什么来。
玉不识前面简单讲完了胡亥那些事,又重新把话题转回到李斯上来。
【我们说回李斯——
其实细数李斯做过的事,就知道为什么说他和秦朝、和秦始皇是相互成就的。正如你可以质疑李斯的人格,但你不能质疑李斯的能力。那句“历史为李斯准备一个秦国,也为秦国准备了一个李斯”并不是一句空话。
我们关于秦朝对后世的贡献应该也是张口就来——“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还有郡县制、三公九卿制等。
哪怕秦朝被打上“暴虐”的标签,但它对后世的贡献也是实打实的,可以说,这些秦朝初创、或者说定下的内容,对华夏的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传承,以及解放生产力、全国民族大融合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而这些贡献中,我们一般会认为是秦始皇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其实这样说也没有错,毕竟这也都是他提出来的。但在这其中,也还有一个人的贡献是无法忽略的,那就是李斯。】
其实秦朝在后世人的心中一直是不好的形象,秦朝和秦始皇暴虐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说你像“秦始皇”、说你的王朝像“秦朝”,在他们看来这可不就是妥妥地在骂人吗!
他们一边这样感叹着,一边对玉不识的情绪表示不解和不满。
她对秦朝的好感度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实在是突破了他们能够理解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