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统一后,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书同文字”的建议,命令禁用各诸侯国留下的古文字,一律以秦篆为统一书体。其中,统一后的秦朝急需一种统一的官方文字。李斯便奉秦始皇之命制作这种标准字样,这便是小篆。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又提到,李斯等人在奉秦始皇之命制作标准字样时,“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而小篆的名称也是为了尊崇大篆而卑称其“小”的。
紧接着,为了推广统一的文字,李斯亲作《仓颉篇》七章,每四字为句,作为学习课本,供人临摹。小篆字形均衡优美,一直是刻章的首选字体,华夏书法四大书体真、草、隶、篆,隶、篆占其半壁江山,这其中不少是李斯的功劳。】
对于李斯,其实他们的抵抗没有像对秦始皇那样强烈。以及对于小篆这样的文字,他们也都是接受良好,哪怕随着文字的发展它变得有些不常用了,但也依旧占有一席之地。
“秦相李斯,是个能人,可惜最后和人谋逆,毁了自己的名声。”
对于李斯的能力,熟读历史的人也都是肯定的,就是他在秦始皇死后做出的选择让人实在是想不通,也造成了后世褒贬不一的评价。
或许也不是想不通,只是不支持他的选择。
立长立嫡,胡亥不管哪一个都轮不上,李斯选择和赵高合谋,说不定当时想的就是自己的权势。毕竟秦朝的人还不知道,但他们可是看的清楚啊。
当时的扶苏身边有蒙恬和大军,加上扶苏一向亲近儒家而非法家,他自然会担心扶苏继位后他的情况。
咸阳宫的一把大火,烧掉了不少书籍,其中也不乏秦朝的资料,但从仅有的信息中也能看出来,公子扶苏并不是他会选择的明主,所以他选择胡亥,说不定也是看他比较好控制?结果他也只是在秦始皇面前装得好,人一死、他上位,性格就完全暴露了出来。
虽然在胡亥登基后,不断施行暴政、民怨沸腾时。李斯也不是没有试图劝谏,奈何已是无力回天。最终,他被赵高诬陷谋反,腰斩于市,灭三族。一代权臣,落得如此下场,令人叹息。
在他们看来,胡亥的残忍无道比之秦始皇有过之而不及,更是没有秦始皇的能力,秦朝在他手上败了其实并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