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刘备追求的兴复汉室,正是他们的朝代啊!能够看见后世人对他们汉朝的向往和肯定,又怎么会完全无动于衷呢?
只是哪怕是他们来看,也是觉得这个诸葛亮的运道有些不够,其实他的计划都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是每次都会遇上一些解决不了的事。
北伐啊……就像是后面宋朝的北伐是被朝廷拖了后腿,他们蜀汉的北伐大概真的就是差了些运道吧!上下一心,终究也是得不来一个美满的结局。
这是诸葛亮第三次北伐中原,他又还能坚守多久呢?
【及至次年七月,曹魏想转守为攻,于是大司马曹真上表伐蜀议案,但司空陈群认为斜谷太险阻,难以进退,于是兵分三路,其中曹真率主力军改为由子午道进发;而大将军司马懿率军从汉水而上,欲与曹真军会师汉中;张合则是从褒斜道进兵,直指汉中。
诸葛亮在知道魏军来攻后,立即加强城固、赤阪等要地的防守,要求李严率二万人赶赴汉中阻击敌人,表李严子李丰为江州都督,防卫后方。
大概这次天命也在汉,三路曹军或多或少都出现了问题,加上期间正巧遇上了下了三十天的大雨,曹军前进的列队纷纷受挫。在朝中,华歆、杨阜、王肃都上疏劝魏明帝下诏撤军,至九月,三路大军受诏撤退。
同年,诸葛亮派魏延、吴壹西入羌中南安,大破魏后将军费曜、雍州刺史郭淮于阳溪,最终取得了防守反击的胜利。
这次的进攻和防守,不仅是因为蜀地艰险,也是因为人心所归,汉军取得了这一次胜局。】
大家看到了百姓对蜀地汉军的帮助,也想到了前面孟获和西南佤族对诸葛亮延至后世上千年的敬重,似是明白了什么。
嬴政看着水幕中那些身着简陋、但对着汉军满目信任的黔首,目光微沉。
“民心吗?”低不可闻的声音自他的唇间流淌而出,这是天女想要传达的内容吗?
从前,他对这份力量一直是忽视的、甚至可以说是漠视,但在玉不识三番两次的强调下,也开始对这股力量开始观察和启用。而这次诸葛亮的做法,更是直观地让他们看见了他们所能起到的作用,远比他们想象的多。
“攻心为上吗?”
朱棣看着天幕轻轻摇了摇头,开口叹道:“诸葛孔明确实善驭民心,只是汉室气数已尽,人力终难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