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中介绍的一切尚且没有发生,天女谈起这些内容,肯定是支持张居正的。但这就要让他们真的就此按照天幕给出的内容进行改革,那又是不愿意。
不仅仅是现在的张居正权力不够——现在的首辅还是徐阶呢!年纪逐渐大了起来的徐阶,也早已没有年轻时的锐意了。
也是因为剩下没有发话——隆庆帝一直沉默地看着水幕,似乎天女缓缓道来的东西并没有打动他。
更是因为本朝吏治积弊已久,并不是改革说开始就开始这么容易的——君不见张居正也是位列首辅、圣上年幼才有这样的机会吗?现在大家心思各异,真的能够进行改革吗?不见得吧!
而且,水幕中的“张居正”……于公于私、名声都不好,他们也是有些犹豫的。
【万历六年,张居正以福建为试点,清丈田地,结果“闽人以为便”。于是在万历八年,张居正上疏并获准在全国陆续展开清丈土地,并在此基础上重绘鱼鳞图册——
全国大部分地区根据户部颁布的《清丈条例》对田地进行了认真的清丈,但也有一些地方官吏缩短弓步,溢额求功。
如浙江海盐“水涯草堑,尽出虚弓,古冢荒塍,悉从实税。至于田连阡陌者,力足行贿,智足营奸,移东就西,假此托彼。甚则有未尝加弓之田,而图扇人役积尺积寸,皆营私窖。遂使数亩之家,出愈增而田愈窄焉。”
哪怕并不能彻底清丈,但因为大部分州县清丈彻底、革豪右隐占,结果就是“额田大有增加”——全国田地的面积来到了七百多万顷,比隆庆五年增加了两百多万顷。
这样一番动作下来,随着额田的增加,加上打击贵族、缙绅地主隐田漏税,使得明朝的田赋收入也大为增加。】
【当然,张居正清丈田亩、平均赋税的做法也有人并不认可,譬如海瑞等人便认为这是下策,并不能真正解决民间赋税不均的问题。
但从理财的角度看,清丈田亩能够让朝廷比较全面、准确地掌握全国的额田,也对增加财政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及,更为重要的是,它还为不久后推行“一条鞭法”的赋税改革创造了条件。
只是张居正依旧清楚,仅靠清丈田亩还远远不能彻底改变赋役不均和胥吏盘剥问题,若是不进一步改革赋税制度,就无法保证朝廷的收入稳定增长,同时也将会有更多的贫民倾家荡产,这样并不利于社会的安定,也和他的初心相违背。
所以他还要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