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二次科举

很明显都是这两年才成长起来的。

“有还不错的苗子吗?”刘平笑着问了一句。

孙乾还是比较严谨的,回道:“目前都只是知道姓名籍贯,虽然有些人还算有些名气,但具体如何还是不太清楚的。”

高诱这个时候接话道:“某其实比较看好一人,此人名为向朗。乃是襄阳宜城人,师从司马徽。某跟他接触过几次,非常不错的一个人。”

“还有呢?”

高诱和孙乾两个人都看向了郑玄。

郑玄笑了一下道:“看某作甚?”

刘平也不理解,为什么两个人都要看郑玄。

孙乾见状解释道:“其实今年,郑师之子也参加了科举。”

“哦?”

刘平来了兴趣。郑玄有儿子这事儿他是知道的,还不止一个。印象中,郑玄成年的儿子里,最大的那个应该也二十出头了,好像是叫郑益来着。

“是益恩,想要试试,所以便让他去了。”郑玄说了一句。

这也是个好事儿。

其实刘平根本就不知道的是,如果不是他乱入,改变了历史进程,郑益早就死在了黄巾手里了。

除了这两个人之外,其他的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要等科考之后再看了。

对此刘平倒也理解。

兴平四年,三月十五,科举开始。这一场刘平就没有现场跟着了,因为他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处理。

事关水师的。

关羽亲自找了过来。

“你的意思是现在水师那边想要入伍的年轻人很多?所以想要招满三万人?”刘平对关羽带来的消息觉得有点儿离谱。虽然刘备势力的士兵待遇高,但也不至于抢着入伍吧?

“整个巴郡少数有十来万青壮想要入伍。”关羽也觉得奇怪:“现在江州衙门和水师大营几乎每天都有人来问。所以某想着,不如就招够三万人,你觉得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平挠挠头:“这里面肯定有什么不对的,查了吗?”

“查了。”关羽脸上露出一个奇怪的表情:“有一伙人四处宣传咱们的水师待遇,说动了不少人去投军。因为没有命令,所以黄权和胡轸不敢擅自做主,就先拒绝了他们。但是这些人似乎是打定主意了,每过一段时间就来询问。有些人回乡之后,干脆纠集同乡一起来投军.....”

“这....”刘平也无语了,问到:“领头的是谁?查清楚了吗?”

“巴郡人,以前干的是水匪的营生,后来去了荆州,年前才回来的。”关羽快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