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灵璧之战

【朱棣在小败一阵后,虽然立刻站稳了脚跟,但这时他面临的危机,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为啥这么说呢?

四月二十三日,燕军众将要求北返,择地休整,朱棣不同意,说“欲渡河者左,不欲者右。”

大部分人站于左侧,朱棣怒。

在过去两年的靖难之战中,虽然朱棣这边相对弱小,但凭借着他的魅力和统军能力,这个造反小团队还是团结一致,打赢了朝廷。

而现在,朱棣的军队都已经打到长江边上了,与京城隔江相望,怎么军中反而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呢?

这里面的原因可不少。

首先,朱棣的军队里有很多北方士卒,甚至北方少数民族士兵的人数不少于汉族士兵,水土不服可能是士气低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现在他们所处的位置是朝廷的腹心地带,南军在这里部署了大量的军队,这和在北方作战的情况大不相同。

最后,现在南军的统帅是魏国公徐辉祖。徐辉祖是谁?

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徐达之子。

要知道,在朱元璋时代,徐达长期在北平、山西一带练兵备边,镇守北平十余年。

直到洪武十七年,徐达在北平留守时得了背疽,朱元璋将徐达接回南京休养。

徐达去世后,朱元璋为了追思徐达开国之勋,更是赠其家三世皆为中山王。

而且,明朝朱元璋实行的是万恶的军户制度。

也就是说,现在跟着朱棣造反的这些人,他们的祖父父亲,可能都是徐达麾下的将士。

朱棣造反之所以能够一呼百应,除了他自己从军多年的威望外,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老婆是徐达的女儿。

那现在魏国公徐辉祖就在对面,几十年前上一个魏国公徐达,就此从京城出发,一路打到了北平,推翻了元朝。

那这个魏国公,会不会和他爹一样,也是个超级猛人?

诸多因素纠葛在一起,便出现了历史上的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