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朱祁镇:王先生是我公?

没错,朱高炽也去见阎王爷了,朱棣一走,朱高炽当了十个月皇帝,就一命呜呼了!

这就意味着,大明朝短短十年的工夫就换了四个皇帝,而当下的小皇帝朱祁镇才七岁哟!

本来呢,虽说朱祁镇年纪小就登基了,但他爹临死前留了遗诏,在遗诏里要求国家重要事务都向皇太后(诚孝张皇后)、皇后(孝恭孙皇后)禀报,然后再施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太皇太后是朱高炽的老婆,为人深明事理,也不贪恋权力。

在朱祁镇即位的过程中,还有个小插曲,就是有传言说张太后想立宣宗的弟弟襄王朱瞻墡当皇帝,张太后为了平息谣言,亲自把朱祁镇带到乾清宫,哭着跟阁臣说:“这就是新天子。”

阁臣们都高呼万岁。朱祁镇即位以后,张太后也以违背《皇明祖训》里禁止后宫干政的规定为由,拒绝了群臣垂帘听政的请求,只是在背后帮衬朱祁镇。

从这个小插曲来看,青鸟觉得有可能是孙皇后自己想要保住自己儿子的皇位,甚至说不定想要自己垂帘听政,所以自己制造谣言。

当然啦,也有可能是两个母亲之间的较量。

但最终的结果是,张太皇太后顺顺利利地把皇位交给了朱祁镇,还来了一招 “祖宗之法不可违”,把孙皇后给赶回后宫去了。

可以说张太皇太后相当给力地帮着大明帝国熬过了这个幼主时期,但朱瞻基就很不给力了。

为啥说已经去世的朱瞻基不给力呢?

因为朱瞻基在位的时候,在宫里设立内书堂,教小内使读书,宦官从此开始识字懂文墨,司礼监掌印和秉笔太监的权力逐渐加重。

而且朱祁镇开始读书的时候,朱瞻基不是让宫外的大臣来教导,而是让身边的近侍给他启蒙读儒家经典。

在这些近侍当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东宫局郎王振。王振出身学官,后来自己把自己变成宦官,是宫里少有的有学问的宦官,被尊称为 “王先生”。

朱祁镇也不例外,只叫他先生不叫名字,对他特别敬畏。

大家看到这一幕,是不是觉得有点眼熟,这不就是大明版的 “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