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商税改革

朱慈烺改革的想法很多。

需要改革的地方也同样很多。

不过最先改革的却是商税。

说起来这大明皇朝的商税,那就是一个笑话。

在朱元璋和朱棣时期,在商税的税率非常低的情况下,能够收上来的高税都少得可怜。

后面想收商税那就更别想了!

这也是朝廷为什么没钱的原因,同时也是天启皇帝,为什么让魏忠贤拼命去搞钱的原因。

因为随着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光靠从农民身上收税,能收几个大子呀?

而什么山西八大晋商,还有什么海商盐商之类的。

个个都比朝廷还要富有,却根本不用交税。

所以哪个皇帝要是敢征收商税的话,立马有文武大臣跳出来喊高喊与民争利。

宋朝之所以富有,就是因为他们商业发达,并且征收商税,

到了元朝的时候实行包税制。

所谓的包续制简单来说就是某一个省份,假设每年的税收是200万两银子。

那么这200万的银子的税收,直接分配给当地的官吏和世家大族,以及各种利益集团。

他们只要拿出200万的银子来交给朝廷就行。

至于他们在当地怎么征税,又收了多少银子的税收,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所以元朝的统治虽然残暴。

但真正祸害老百姓的人,其实是地方上的世家大族以及各种利益集团,还有那些贪官污吏。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

所有到了一定规模和有一定能量的大商人,那都是跟世家大族以及那些贪官污吏有勾结的。

真正交税的其实还是老百姓。

后面就玩崩了,然后公逼民反了呗!

而到了明朝之后。

那些大商人过习惯了好日子。

他们宁愿拿出钱来行贿那些官吏,也死活不愿意给朝廷交税。

这就导致官僚集团和世家大族,以及各种利益层都跟商人勾结在一起。

朝廷想要收商税那就是千难万难。

朱慈烺虽然通过抄家灭族,搞到了8000多万两个银子。

但是面对明朝如今的烂摊子。

有着8000多万两银子也支撑不了太久。

所以朱慈烺的第1项改革措施就是收商税。

为朝廷开辟新的财源。

并且新的商税政策收税比例相当高。

原先是统一的30税一,也就是3%左右的商税,这么低的税收都还没人愿意上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