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用诡计多端,宋江亦是心思深沉,这二人狼狈为奸,属实难缠。”陈庆之感叹。
徐宁脸色阴沉,躲在树林中,冷冷地注视着梁山军必经之路。
方才,陪伴他作战多年的爱马,死在了宋江布置的陷阱中!
“连小路都设置了陷阱,大道就更别提了。”
“如此一来,使君想快速追踪到宋江,怕是颇为困难。”
“使君不能快速赶到,我这百来人狙击宋江无异于以卵击石。”
陈庆之眉头紧锁,忽然意识到什么,问道:“我观梁山军中,还有几名未曾露面的好汉出场,可是在阿阳县中?”
梁山一百零八的首领,陈庆之短时间不可能全记住,时间紧凑,他记得都是些实力高超,颇负盛名的家伙。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嗯。杨志朱仝董平史进四人的武艺在寨中排的上号。”徐宁不解陈庆之用意,老实答道。
陈庆之捶手:“未战先忧败,宋江好算计!”
“改换伏击场所后,阿阳只有诱饵作用,哪里需要这四名人物驻守。”
“这四人分明就是宋江的后手!”
“若是他败阵,这四人便可领军前来支援,打乘胜追击的使君一个措手不及。”
陈庆之马上猜出了宋江心中的小九九,进而推测道:“使君是久经沙场之人,见他们逃回阿阳,我方人少,定不会主动攻城。”
“吴用老谋深算,猜到这一点不难。因此他们不会急于奔命,而是且走且歇,养精蓄锐,坐等援兵到来,反攻使君。”
“就算埋下伏兵提防使君,也不会派有名有姓的首领去,免得使君不再继续追击。”
徐宁听得冷汗直流,连忙询问:“那杨志等人的援兵到来,咱们该如何是好?咱们可是到了宋江的前面,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前后夹击的困境。”
陈庆之佩剑插地:“此计虽妙,但对时机的把握要求极高。传令来返时间太长,万一有所延误,宋江且走且歇不就成了笑话?”
“所以,我笃定四人开战前便得到了消息,无论宋江战败与否,他们都会领兵前来。”
“宋江在路上歇息,赶到的时间还要往后推。甚至他们会在此地之前的某处与使君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