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一世,一堆乱七八糟却又本领非凡的人物出现,局势与前世不同实属正常。
不知不觉间,刘备就失去了重活一世先知的优势。
这么分析下来,现在有点闲工夫的只有青州田楷。
刘备看来,公孙威此行目的只有一个:给活!
渤海要搞事,幽州自顾不暇,只能靠青州。
可这种事遣一名信使就能做到,公孙威不远万里亲自前来,目的不会如此单纯。
刘备推测他有考察意,看看田楷是否有能力完成公孙威的任务,毕竟之前田楷在青州的表现可不是简单一个废字可以概括的。
刘备长出一口气,那么自己的任务就很明确了:帮田楷达到公孙威的要求。
不然,送走好哄的田楷,换来精明的公孙威?刘备又不蠢。
或许前世的刘备在这个时候还是想要匡扶汉室的热血青年,但今世已然不同。
当听闻刘协禅位于曹丕的时候,刘备就对当今的大汉皇帝彻底失望。生在帝王家,却无半点帝王风骨,也配称大汉天子!
如前世一般屡战屡败,等到了荆州找到孔明再成就事业,刘协早被突然冒出的各种各样的枭雄玩坏了。
刘备很着急,他必须早早拥有安定的根据地,成为一方诸侯,好迎接汉帝,重铸汉室威严。
前世称帝,实乃迫不得已的举动,其双刃性后世的史学家们分析的十分透彻。
后世的大多数读者读到刘协禅让时,因为对历史不了解,在罗贯中的引导下,会认为曹丕这不就是强逼嘛,有啥说服力。
事实上,在古代还真有说服力。
曹丕胁迫刘协退位不假,但人家手续完全合法。刘协留下一封退位诏书,昭告天下人我不干了,让位给曹丕。
无论其中有多少苟且,退位诏书是真的,曹丕的位置说实话才是最正统的。
德者居高位,理应如此。魏国在法理上才是正统,刘备和孙权是逆贼。
有人拿王莽之流举例了,说他也有退位诏书,但一群人反王莽,说明毫无说服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退位诏书屁用没有,为什么王莽、曹丕都要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