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47:公孙威考量刘备

兴许此世柴荣公孙威能制止他,刘备心想。现在他和公孙瓒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公孙瓒倒台对他一点好处都没有。

范质用眼神示意公孙威看向刘备:“那人面相不凡,一言一行间我竟看出帝王之风,着实奇怪。”

公孙威不置可否:“帝王之威?他不过织席贩履之徒,仗着父亲提拔才升到平原国相的位置,哪来的帝王之威?”

“你我前些日子打探到消息,平原百姓都称颂他仁义爱民,没有官架子,甚至有人不远万里投奔平原只为在其治下。你未免太过警觉。”

范质让步:“小的只是害怕您看不出刘备的伪装,将青州托付错人,坏了蓟侯的事。”

公孙威目视刘备:“是真仁义还是伪君子,还待你我考量。田楷军卒出身,大字不识一个,方才结结巴巴说的话应该是刘备教他的,只是田楷自己不成器,背都背不过。若真是如此,他的行为符合情理,没有可抨击的地方。"

仁义二字要拆开解读,仁者怜悯百姓,待下宽厚,义者则往往不会做出卖主求荣之事。

按理来说,公孙瓒帐下没有比刘备更合适的人选。

但问题是,刘备资历尚浅,和追随公孙瓒近十年时间才被任命为刺史的严纲田楷之流依旧没法比。

在公孙瓒看来,二人莫逆之交,从前刘备曾与田楷一同面对两面夹击,在那种艰难境地尚未背叛,忠心可鉴。公孙瓒提防刘备的真正原因是:他害怕自己压不住刘备。

人的野心是会滋长的。现在忠心耿耿,手握大权之后就不一定了。

公孙威对此心知肚明,他远比公孙瓒有魄力,丝毫不怕压不住刘备。

但今时不同往日,当时公孙瓒如日中天,乃是汉末数一数二的大诸侯,远非现在可比。

本着谨慎原则,公孙威想着考量考量刘备,看看他的品行性格。

一个人为君主效忠,所求不过功名利禄。

公孙威常听公孙瓒轻蔑地说刘备喜爱华服和美人,是个渴望荣华富贵的底层人。可这种人到了平原却和百姓同席而坐,府邸不算华丽,勉强有一名艳丽的小妾,犬马更是少有接触,那么试问刘备想图谋的是什么?

在公孙威看来,刘备什么都不去图谋,最可能的原因即为他不打算在公孙瓒手下多待。

事实上,原史中刘备现在已经看出公孙瓒与刘虞的矛盾难以缓和,将来必会出事,生出了转投他处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