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51:征辟(二)

在点曹操麾下人物时,刘备忽然惊觉素有“鬼才”之称的郭嘉,此刻竟还在袁绍帐下效力,且对袁绍颇为不满。

这等良机,岂容错过?刘备不假思索,当即挥笔疾书,向郭嘉发出征辟。

为彰显对郭嘉的重视,刘备特意派遣简雍携书信前往。以简雍的出众口才,此事成功的几率必将大幅提升。

曹操收揽人心的能力着实不凡,刘备自知在其麾下已难挑出可用之才。

陶谦与刘备乃是盟友,若刘备开口要人,陶谦大概率会给面子。

陶谦手底下亦有诸多刘备心仪之人,如糜竺、陈登。然而,刘备心里清楚,他们决然不会来投。

历史已充分证明臧霸的能力,可他如今身为小军阀,连同孙观等泰山贼,皆是割据一方的势力,断然不会轻易投靠刘备。

江东二张、徐盛等一干东吴要员虽皆为徐州人,但刘备并不知晓此事。一番思量后,刘备惊觉,徐州竟无一人可被征辟!

刘备陷入沉思,片刻后,一个人影在他脑海中浮现:诸葛亮。

此时的诸葛丞相尚年幼,但其兄诸葛瑾应已年近二十,正是踏入仕途的年纪。诸葛家乃琅琊大族,虽说当家之人并非诸葛瑾,且琅琊距平原亦不似荆州那般遥远。

综合种种因素,诸葛瑾前来投奔刘备的可能性还是颇高的。刘备随即写下一封言辞恳切的征辟信。

事实上,诸葛亮早年便逃亡荆州避难,诸葛瑾不见记载,姑且以诸葛亮的生平推测诸葛瑾,所以他也不在徐州。

接着,刘备将目光投向豫州。

前世,刘备曾驻扎于豫州的小沛,还担任过豫州牧,因而对豫州的贤才颇为了解。声名远扬的陈到,便是在刘备于豫州之时,加入了他的阵营。

陈到,豫州汝南人,身为刘备帐下白毦兵统领,其名位常仅次于赵云,以忠勇着称。蜀汉建兴年间,官至征西将军、永安都督,获封亭侯。

还有不太知名的刘琰,史书对他的记载甚少,且多为负面评价。

然而,张飞死后,接替其位置的正是刘琰。

能担此重任,足见刘琰必有一定才能。

否则,若仅论资历,为何不是糜竺、简雍接任?

车骑将军仅次于大将军和骠骑将军,怎么说也不该由一个无能之人担任。

刘备自然不会放走这两位大才。

豫州颍川郡,堪称大汉名士的摇篮。刘备将有印象的几位豫州的士人纳入征辟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