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王诩,纵横学派鼻祖,兵法大家,传言有斩草为马、撒豆为兵的功夫。
他有四名徒弟,苏秦张仪、孙膑庞涓,俱是独领风骚的人物。
苏秦提出合纵,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
张仪以连横之策游说山东诸国,以破合纵之策,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变为连横事秦。
他两任秦相期间,蚕食列国领土,攻克巴蜀,使秦国的领土几乎扩大了一倍,为秦国最终统一天下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孙膑被人称为“兵圣”,含金量多高无需多言。
表现最次的庞涓也是战国时期魏国名将,还是败于同门孙膑手下。
能教出这样的四名徒弟,也难怪鬼谷子现在被视作智多近妖、接近神仙的人物。
引用某新闻网对鬼谷子的评价:鬼谷子无偏无党,无门无派,虚怀若谷,集诸子之学,纳众人之智,是当之无愧的智谋双圣。
本书中鬼谷子沿用此设定。
鬼谷子武力70,统帅103,智力103,政治100.技能1隐士:不可能出仕任何一方诸侯;技能2圣师:擅长教书育人,经他教学的学生,能力百分百会高于自己原本的巅峰属性,仅会作用于四人。
注:以上数据仅代表鬼谷子的理论高度。
乱入到益州汉中郡的鬼谷子,突然出现在河内郡,欲收十五岁的司马懿为徒。
司马家身为大族,门第观念深重,对于鬼谷子这个名不经传的人物自荐成为司马懿的老师,自然是不屑一顾。
“你不过是个无名之辈,怎配教导我司马家的子弟?” 当时,司马家的家仆如是拒绝,甚至不允许鬼谷子进府。
鬼谷子却不恼,微微一笑,说道:“我虽无名,却有真才实学。若不信,不妨找人与我比试一番。若我输了,从此不再提收徒之事;若我赢了,便让司马懿拜我为师。”
鬼谷子植入年龄九十多岁,放现代都罕见,古代更是需要隆重对待,司马家毕竟为名门望族,不好直接将其赶走。
司马家的人商议一番后,找了河间郡颇有才名的大儒与鬼谷子比试。
两人相对而坐,一场激烈的辩论就此展开。
大儒率先发难,引经据典,阐述着儒家的治国之道,言辞之间尽显学问的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