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收到陈庆之与陈玉成的书信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将可能会有办法的人都唤来议事。

具体人员有:军师徐庶、别部司马王韶以及幕僚是仪、简雍。

刘备将情况告与众人,忧心仲仲道:“百姓不明所以,受蛾贼蛊惑,倒行逆施,不满于我军,不知诸位可有良策使百姓安心?”

众人陷入沉默,纷纷思考着对策。

是仪率先跨步出列,对刘备拱手说道:“主公,百姓敢于靠近军队为蛾贼打探情报,皆因主公之前下令不许伤害百姓,他们有恃无恐,石达开有对其有恩,自然会如此行事。”

“依仪之见解,只需抓其首恶处决,以儆效尤,再加强对各个村庄的监督,扶持村中豪富为主公效力,便可暂时击破蛾贼的基础。”

刘备听完,心中默默认可了是仪的计划。

百姓心里默默支持蛾贼,那勉强还可以视作百姓,安抚民心是战争结束后的事情。

之后只要推出好的政策,民心迟早回到刘备这里。

但现况是百姓在村中私藏蛾贼,主动为蛾贼探查情报,已经变成了蛾贼的探子+后勤补给人员。

这种情况下,基本可以认定百姓是蛾贼军中成员。

既为敌人,杀掉并无什么不可。

刘备正欲点头,简雍却突然说话:“此举只为暂时之法,蛾贼在北海深入人心,断不是扶持一些个豪富、以百姓镇压百姓的办法能解决的。”

简雍继续说道:“蛾贼在北海均分土地,无地、少地的百姓得到利益,因而为蛾贼效力。”

“有人得到土地,就会有人失去土地。照理说,之前的世家豪强,包括一些颇有家产的村长、恶霸,都该厌恶蛾贼的统治,主动寻求接纳主公才是。”

“可为何,蛾贼驻扎于村庄中,这些村长却没有派人联络主公呢?”

“由此可见,石达开绝对采取了一些措施。除却世家豪强因家中存粮无数而被刘黑闼处决,剩下的人极有可能接受了石达开任免的官职。”

“因此,北海上下,皆从石达开。”

“主公要杀的首恶,是哪些首恶呢,用什么标准定义首恶呢?在蛾贼势力中当官,按理说位高权重,称得上首恶,那您要把他们都杀掉吗?”

“好歹是在一方势力中为官,能轮到村中的那些个泼皮吗?不还是那些德高望重的人当官。这样的话,您所杀之人,不全是深得百姓爱戴之人吗?”

“您初来乍到,恩德不施,却强加暴力。百姓本就不支持您,如此一来,岂不是杀一人而逼反百人,而后又杀又反,到最后,您要把整个北海屠干净吗?”

简雍说完,刘备背冒冷汗。

他并非没有意识到简雍所说问题,而是低估了蛾贼的影响力。

前世打了一辈子仗,大大小小的起义军见过不少,从影响汉末大局的黄巾,到不值得被载入史册的小股起义,受百姓爱戴的不少,刘备不可能没办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