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乱世,混战不断,军功晋升,可比做官快多了。豪强们的子弟没读过书,这当官,也不一定能当好吧。我对不作为,可是严查严打!”刘备半威胁地说道。
王修有一种被刘备扒光的感觉,左思右想没有办法,只能最后为豪强谋取一些利益:“那军队待遇?”
“自不会差!”刘备豪爽道。
公事谈完,就该谈私事了。
王修在孔融手下做胶东县令,俸禄千石,如今孔融从北海郡守升官成别驾从事,作为小跟班的王修地位自然要上涨。
“修虽一介书生,却心怀报国热忱。于经史子集钻研颇深,通古今之变,明兴衰之理。”
“可为朝廷着书立说,宣扬圣德;亦能理政,处理繁杂政务。愿以绵薄之力,助力大汉昌盛,恳请青州成全!”王修拜道,语气诚恳。
他真有着济世为民的心思。
刘备蹙眉,从王修入帐起他便在思量如何任用其人,心中已有计量。
刺史能封的官职早被西四郡的世家分完了,那群人精着呢,生怕东二郡抢蛋糕。
可派王修去做军职,也不太合适。
东汉“三互法”规定:郡县层次上,xx县人不能做该县县令,xx郡人不能做该郡太守。
所以从法理上讲,北海人王修不能当北海郡守。
让我猜猜,这时候就有人要说了,乱世当中,谁管你这些?
那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一个政权的领导人带头违法,手下的人会怎样做?
刘备敌人得知这个消息后会怎样做?
王修他自己敢当这个北海国相授人把柄吗?
王修能做的最高官位即为郡丞,政治能力在那摆着,不用白不用。
“叔治大才,备万不会轻视,不如暂作北海郡丞,待做出政绩,再行提拔?”刘备问道。
王修面带喜色,再拜道:“修多谢主公提拔!”
王修离开后,将与刘备会面议定之事告与聚集在一起等待消息的各大家族。
虽非理想结果,但这些豪族都能接受,毕竟他们平日里可没做官的机会,于是互相祝贺,喜气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