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的帅府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朱元璋紧锁的眉头。
他手中紧握着一封杨秀清的来信,信中言辞强硬,勒令他即刻兵出扬州,攻打徐州,以助杨秀清夺取徐州。
“吴王,此信来得突然,杨秀清此举怕是没安好心。” 李善长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是朱元璋帐下最为倚重的谋士,智谋过人,目光如炬。
朱元璋微微点头,将信放在案几上,缓缓说道:“我岂会不知,只是如今形势微妙,容不得我不慎重考虑。”
李善长向前一步,神色凝重地分析道:“扬州内部局势错综复杂,世家大族虽表面臣服,实则心思各异,尚未完全归心。”
“您虽击败刘裕几场,但其依旧有可能卷土重来。山越人与汉人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大乱。”
扬州的局势与青州、徐州大不相同。
论对本州的影响力,扬州世家要甩开青徐世家一大截。
而且,朱元璋靠山越人起兵,需要世家带头调和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更不允许他大肆屠戮扬州世家。
朱元璋具有长远的战略目光,他不愿与扬州世家关系太僵,一直想方设法调节,一个棒子一口甜枣步步为营地收服世家。
在他的安抚下,世家好歹承认了朱元璋,逐渐降低对刘裕的支持。
“此时若出兵徐州,扬州内部空虚,必定会给心怀不轨之人可乘之机,到时内部动乱,我们将腹背受敌。”
“我军大可借口占据扬州时间短暂,战船不足拒绝杨秀清!”李善长苦口婆心地劝谏朱元璋。
朱元璋起身,在厅中来回踱步。
李善长所言句句在理,扬州是他苦心经营的根基,一旦内部生乱,后果不堪设想。
可杨秀清的命令也如同一把高悬的利剑,让他不敢轻易违抗。
“先生所言,我都明白。但你想过没有,如今本王实力尚弱,若不听从杨秀清的调遣,他必定会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不再向我军提供庇护。”
“到那时,天下各路诸侯必定会群起而攻之,我很快就会覆灭。” 朱元璋停下脚步,目光望向远方,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无奈。
朱元璋的野心可一点儿都不小,他同样具有枭雄的特质,这点从历史上溺死小明王就能看出。
杨秀清看不上洪秀全,朱元璋也看不上杨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