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日,靖国公府再次恢复平静,可惜新年的喜悦气氛已经被破坏,赵氏心事重重,靖司礼强颜欢笑,也就只有柳芙和靖司昭的心情还算不错。
靖司辰思考三日后同意了靖司礼过继子嗣的想法,他原本的目的也不过是希望靖司礼膝下有个子嗣。
只是过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孩子过继过来之后也不是能随意放养的,需要有人教导。
交给母亲,靖司辰放心不下,交给柳芙,靖司辰又觉得辛苦夫人,于是他就将这个问题抛给了靖司礼。
孩子过继过来之后就是靖司礼的儿子,子不教父之过,他不希望靖国公府再出现第二个靖司齐。
靖司礼原本想着给孩子找个品行好的教养嬷嬷,但靖司辰说不希望靖国公府再出现第二个靖司齐后,这句话给了他深深的触动,他觉得他确实该对孩子的未来负责,而不是当一个甩手掌柜。
于是过继子嗣之事暂且缓了下来,靖司礼出海之事却有了实质性的发展。
靖司辰把造船需要的银子给了靖司礼。
一周后便是立春,天气将逐渐暖和起来,若想出海现在就应该开始筹备起来。
靖司辰没有说什么多余的话,只是说道:“造一艘最好的船只,银子不够跟我说,我希望能够看到你平安归来的身影。”
“谢谢大哥。”靖司礼有些感动地说。
他以为两年之日内他都没有出海的希望,没想到峰回路转,大哥还是心软了。
靖司辰也实在没有办法,眼下没法强逼着靖司礼相看其他姑娘,与其将靖司礼一直扣在京里,还不如放手让他去海外闯一闯。
如果真有意外,那也是靖司礼的命。
这是在靖司齐事件之后靖司辰突然有的新的感悟。
从前,他专制霸道,只要是自己认为不对的,直接否决没有任何缓和的余地。
现在,他依旧不认为自己的想法有问题,但是他觉得他可以适当尊重弟弟的意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和自己想要做的事,有些事他可以适当劝阻,但如果劝阻不了,那便尊重吧。
第二日,没有惊动任何人,赵氏一个人坐着马车来到蒋家。
这几日她过的很煎熬,她总觉得都是她的过错,才会让侄女不愿意嫁入到靖国公府。
赵氏知道蒋思思脸皮薄又极为在意脸面,可她依旧想亲口问问蒋思思有没有回旋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