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一位超脱于世的地仙都开口了,若只是为了这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儿,说出去估计都没人信。
如果不是寇脊轩一再强调二人以后能否走上仕途全看他们自身,估计县太爷都想书信一份递交朝廷,读书?还需要读吗?一位地仙的面子,直接给官位都成。
这场小考实际上也就是走过场,结果都一样。
不过等考核结束,几位负责点评考卷内容的先生夫子有些意外。
米月的考卷只能说马马虎虎得个良字,算是合格。
但禹秀薇的考卷上,四位先生夫子看过之后都在上边用朱砂打上了优字。
其中负责主考的夫子捻须而笑,同时心底松了口气。
他还真怕眼前两个孩子是些个平庸之辈,若连跨入门槛儿的资格都没有,日后教课授业,估计不少教书先生都会心累。而且若是学得不好,或是没能通过日后的童试,官衙那边可不好交代。
现在看来,这些担心倒是多余了些,少女先不去说,那些朱红大字就能代表一切,那少年虽只得个良字,观其字里行间的独道理解虽与正统科举脉络不合,可终究还能算是可造之材。
两人的入学的事情算是敲定。
接下来的两天里,都是些分配学舍,学堂,熟悉学塾格局,置办各种生活所需等一系列琐事。
安排好一切,确定再无遗漏后。
赵春生便到了离开的时候。
送至门口,米月与禹秀薇都有些不舍,老妪一路辛苦护送,又为她们安排事宜,还教授日后需要注意的求学之道。
对他们而言,赵春生更像是家中长辈。
赵春生去意已决,拜别了官塾,回头时,少年少女都在门口对着她挥手作别。
走走停停,老妪偶尔也抬头看向这人间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