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州有山,其名为衡,与城池之名同字,乃是大庆五岳之一中的西岳。
衡山奇绝瑰丽,层峦叠嶂,多怪石崖壁。
山上有庙,乃是数百年前大庆皇帝亲笔溢号——宋公祠。
天未亮,鸡未鸣。
上山朝神的道路中已经有无数百姓蜂拥而至,人头窜动,皆手持火把,火光如长龙。
他们都想抢在所有人之前插上一月一次的头香,第一个祈求山神老爷赐福。
“这位宋公生前可是正一品的三州总督,虽居文官,却是实打实的武将出身,论排兵布阵,沙场点兵,领军打仗的本事,在大庆千年国祚中都属于难得大才。”
人群之外的另一条险峻山道上边。
仙风道骨的领头老者走在最前头,时不时看向人潮拥挤的朝神道路,一边开口为身旁两位少年郎讲述关于宋公的丰功伟绩。
身后一行十余人,他们都是来自元阳宗的修士,元阳宗与堰州属于近邻,虽宗门势力不算强大,在整座天下都排不上名次,不过由于擅长炼丹,与宸王府私交极好,故而宸王刘钺大婚,元阳宗自当前来祝贺。
“关师叔,我可听说这位宋公死得挺惨的。”
双手抱着后脑勺的少年笑嘻嘻说着。
都是些陈年老黄历的事情,一个凡俗武将而已,经过数百年人们的愿景美化,可不就是千年难得一见的大才嘛。
对此,少年很是不屑。
哪怕这位宋公如今身为大庆王朝神位最高的五岳之一,依旧如此。
“光灵!忘记上山前怎么叮嘱你的了?”
少年张光灵依旧是那副嬉笑中透露着不屑的神情,不过被老者这么一训斥,倒也闭嘴了。
领头老者关慈有些无奈,他虽为元阳宗副宗主,可手中却无实权,而且本身境界也不算高,只能说是凭借丹道心得与辈分才得到的现在这位置。
张光灵乃是宗主嫡传弟子,而且资质之好,悟性之高曾被誉为未来宗主之位的不二人选,祖师堂那边对他的宠爱自然水涨船高。
当然,不出意外的话便有意外发生。
关慈看向身侧另外一名气态平稳,始终认真聆听的少年道:“衡山有鸟,名曰太平,此鸟知福报,晓祸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