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把做工精美的短刀,刘三九欢喜地接过去顽皮地说道:“师父,这把刀就送给我了吗?”
“哼,你要是能平定了大青山,完好无损的回来,这把刀就是你的了。要么,你就配不上这把刀!”五爷带着挑衅的目光看向刘三九说道。
刘三九嘴角狠狠的一撇。“那这把刀可就易主了,你就甭想再拿回去了!”
五爷的心里就是要把这把刀送给他,只是故意拿话这么激他。既然刘三九一心要去大青山,干脆也就不拦着了。
他的想法很简单,一是让刘三九了结了抑郁在胸的这个心结。二是也想让刘三九历练历练,既然自己将一身的本事传给刘三九,总不能让他成为自己的笼中之鸟。
大青山就是让刘三九振臂高飞的第一步,连一伙山匪草寇都降服不住,岂能匡扶大业。
“敢于放飞”这才是五爷这种高人的超常思维,而聪明的刘三九也深知五爷的想法。
简单地打理了行囊,挑了一批好马,刘三九便独自踏上了去往大青山的路。
大青山离卧龙可不近,足有一百几十里路程,已经出了塔城县境。
这里群山迭起,地势险要,周边百里,多有土匪藏身。小的几十人,多则上百人,而大青山是这里最大的一股悍匪,多达二百之众,盘踞多年。
原来詹洪奎当家时,规矩多,家法严,与其它土匪绺子都相安无事。
可索鹏飞当家后,仗着人多势众,多次破坏道上的规矩,早就引起了众怒,曾有几伙土匪联合起来想一举灭了大青山,但最终还是铩羽而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些刘三九还并不知晓。
走过了一村又一村,翻越了一山又一山,一晃四年过去了,如今重新踏上去往大青山的路,让他的心里百感交集。
最后来到了一个小镇,这个小镇叫五道河镇。
这里距大青山只有三四十里的路程了,也是居住在离大青山最近的一个村镇。
刘三九对这里还是熟悉,他在大青山住的时候,义父詹洪奎曾几次带着他到过镇里来吃饭。
这个镇子虽然不大,但这里有一条官道与几个县城相连接,也是通往省城的必经之路。
詹洪奎之所以把匪巢选在了这里,就是看重了这里的地理位置。
大青山虽然靠近官道,但这里却十分安全,因为官道与大青山之间是连绵起伏的群山,这里山势险峻,地形复杂,官兵根本不敢冒然进入。
刘三九打算在这里住上一晚,明天一气就能赶到大青山。
走进镇子里,看着这个记忆中熟悉的街道,似乎还有种亲切的感觉。
詹洪奎在的时候,与五道河镇镇长相处的十分融洽,两人都有不成文的约定。
一是大青山的人不骚扰五道河镇本地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