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集微微皱眉,一脸严肃地说道:“眼下最重要的不是我怎么样,而是大人您怎么样啊。
大人,这世间意气风发的少年郎转瞬间就成了阶下囚的事,本官可是见得不少呢!”
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种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想借此引起凌卫明的重视。
凌卫明听闻此言,心中一惊,满脸惊讶地问道:“这话怎么说啊?”
郑集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大人,刘荣叛乱这一事可曾被朝廷认定?要是朝廷并未认定他是叛乱,而您却杀了他,这可就麻烦了。
这一顶叛乱的罪名,很可能就会扣到您的头上啊。到时候,关宁军、江东军要是全部以此为借口来讨伐您,您又该如何应对呢?”他的眼神紧紧盯着凌卫明,想看看他的反应。
凌卫明心中一紧,下意识地说道:“郑大人,你可不要小看我手下的兵,他们……”他本想强调自己士兵的战斗力,可话还没说完,就被郑集打断了。
郑集一脸严肃地说道:“金州这地方狭小,物产也不丰富,撑死了也就只能养活三千士兵。一旦朝廷认定是您叛乱,登州兵封锁海路,陆路也能轻易被截断,那您可就危险了,灭亡也就是旦夕之间的事啊。”
凌卫明听了他的话,只感觉头皮发麻。是啊,自己一心想着做好事,为百姓除害,可万一被那些心怀不轨的人传错了话,歪曲了事实,那自己可就完了。崇祯皇帝又是个听风就是雨的主,到时候可真是百口莫辩啊。
想到此处,凌卫明急忙走下堂来,几步走到郑集面前,伸手将郑集扶了起来,然后虚心地行礼道:“先生教我,凌某定不相负。”他的态度诚恳至极,眼中满是对郑集的期待。
郑集微微一笑,说道:“说来也容易,我内弟就在天津卫任职。听说大人这次得了不少鞑子的首级,不知可否割爱啊?”他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似乎已经有了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