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劾他的奏疏如雪花般纷纷扬扬,早已在崇祯的桌案上堆积成小山。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凌卫明却并未接到任何来自崇祯的训斥之语,崇祯似乎也遗忘了让他回辽东之事。
或许是因那黄台吉一年多都未与大明发生战事,崇祯的日子稍稍好过了些,生怕凌卫明再闹出什么乱子,故而对他的所作所为暂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好消息接踵而至。在今日的大朝会上,兵部传来捷报,总督陈奇瑜与郧阳抚治卢象升、陕西佥事孙传庭合兵于上津。
成功将农民军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等围困于车箱峡。那峡谷之中乃是古栈道,四面山势险峻,可谓易入难出。
小主,
崇祯闻此喜讯,喜形于色,龙颜大悦,当即急令户部拿出库存的压箱底银子,先为剿匪大军补发军饷,以激励将士们全歼贼军。
朝堂众臣纷纷向崇祯道贺,众人皆言,若能毕其功于一役,平定内乱,便可集全国之力征伐辽东,如此一来,那中兴盛世仿若就在眼前,触手可及。
凌卫明却独自站在人群之中,沉默不语,丝毫没有随众臣一同恭贺的兴趣,仿若神游天外,昏昏欲睡一般。
崇祯见此情形,心中不悦,脸色微沉,问道:“凌爱卿,如此大捷,你竟毫无反应,是何缘故啊?”
凌卫明经旁人轻声提醒,方才回过神来,赶忙回道:“哦,皇上,方才臣在思索事情,皇上您说大捷,是何大捷?”
周延儒见缝插针,阴阳怪气地说道:“流贼被困,覆灭只在弹指之间,怎不是大捷?凌大人莫不是心向贼人,故而有此悲戚之态?”
凌卫明心中暗自咒骂:“这老不死的,竟处处给我挖坑!老子天生这副苦瓜脸,不爱笑,难道不行吗?”
只是这乃是朝堂之上,与他人争吵实在太过耗费心力,凌卫明索性不予理睬,继续回复崇祯道:“皇上,胜负尚未分明,此刻便言大捷,为时尚早。
况且总督陈奇瑜德行有亏,贪小利而忘大义,臣唯恐他收受贼军贿赂、故意养寇自重,从而放跑流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