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防武将廷议定和谈

这几日,崇祯终于得到了凌卫明大胜的消息,他欣喜若狂,当即开恩大赦天下,下令将全国牢狱中犯了轻罪的犯人全部释放。

不仅如此,他还加开一场恩科,扩大了录取进士的比例,

并且减免了陕西一地的赋税,让百姓能够休养生息。这些政策,内阁全部予以通过。

然而,当崇祯准备调拨一半的辽饷给凌卫明,鼓励他一鼓作气拿下黄台吉时,朝中却有近一半的大臣都持反对意见。

他们深知,若是真的拿下黄台吉,九边的军事压力将会骤减,那些凭借走私获利的文臣武将必然会损失一大笔收入。

尤其是杨嗣昌,他坚决反对将黄台吉消灭。只见他上前一步,奏道:“皇上,关外的察哈尔部、喀尔喀部,甚至满清内部也是派系众多。

今日若是将黄台吉消灭,他日必定会有红台吉、绿台吉之类的人物层出不穷。

倒不如效仿万历年间李成梁的做法,支持一派打压一派。此时我大明保持压倒性优势,正是可以与黄台吉议和的最佳时候啊。”

崇祯听了,思虑半天,不禁怒道:“你是要做宋朝的秦桧吗?朕可不想做宋高宗!”

杨嗣昌见崇祯大怒,吓得慌忙下跪,说道:“皇上,不可意气用事啊。那凌卫明占领沈阳,获利丰厚,却不曾向朝廷进献半两银子,如今还要向朝廷索要百万辽饷,其心可诛啊!

万一他有安禄山那般心思,做了辽东王,大明社稷休矣!”

几位大臣们交头接耳,纷纷随声应和着说道:“是啊!这大明历经诸多磨难,内乱好不容易才得以平定下来,如今眼看着局势逐渐稳定,终于快要结束武人分权、独霸一方的混乱局面了。”

众人皆认为,在这个关键时刻,绝对不可以再容忍辽东地区出现一个不受文官节制的边将。

若真如此,那岂不是要重蹈覆辙,开历史的倒车吗?这种情况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它发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