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昌立刻接话道:“温阁老,辽饷自有专用,岂能因满清势弱就用在其他地方。关宁军一旦再发生闹饷事件该当如何?”
凌卫明听到此处,实在忍不住笑出声来。他心想这帮人到这个时候还只想着关宁军的温饱,却对百姓的死活置若罔闻,实在是可恶至极。
崇祯听到凌卫明的笑声,轻拍了一下桌子,一脸严肃地问道:“靖北侯,何事发笑啊?”
凌卫明赶忙收敛笑容,恭敬地说道:“臣御前失仪,还请陛下恕罪。只是听到杨大人还在为关宁军的温饱发愁,实在觉得好笑。”
崇祯神色凝重地说道:“当年宁远卫兵变,就是因为欠饷,巡抚毕自肃不堪受辱上吊自杀,所以辽东军饷一直不敢有所拖欠。这也是情有可原的!”
凌卫明听后,神色认真地说道:“臣来京路上知悉,关宁军已抢占辽河以西大片土地,别说养活关宁军这几万人,就是再养三十万百姓都绰绰有余。
辽饷发到士兵手中不过每人五两,此刻关外的土地,每人起码能分到二十亩屯田。
眼下满清已被压制在深山老林,有什么好怕的?
朝廷里某些大人恐清的毛病实在是深入骨髓,永远也治不好了!”
薛国观听了凌卫明的话,皱着眉头说道:“凌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要将辽饷用于赈灾?关宁军一旦有变,京城危在旦夕,你负责吗?”
凌卫明笑着说道:“这就是你们这些阁老们需要考虑的事情了,别问我这个武夫啊!”
杨嗣昌笑着说道:“此事也简单,早就听说靖北侯在京中的生意做得尤其好,眼下灾民遍地,可否请您出些钱来赈灾啊?”
凌卫明思索片刻后说道:“眼下确实挣了些钱,臣得了侯爵,心中实在愧疚,愿意出一百万两用于赈灾。
不过朝廷怎么着也得拿出些钱来,要不然,某些文官会骂我不知天高地厚了!”
崇祯会心一笑,点头说道:“好,户部从辽饷里拨出两百万用于赈灾。”
凌卫明赶忙说道:“臣还有个条件,还请皇上答应。”崇祯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