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样的原因,朝廷对于批准顾养谦的奏疏是没有什么异议的,只是由于目前仗还没打完,“图们主力”甚至都没出现,那当然还不着急赏赐的事。故而,皇帝很快同意了内阁的票拟,批准顾养谦所奏,并再次提到辽东作战由他们自行处置,给于便宜行事之权。
但等到了次日,另一封奏报却把朝廷惊呆了。大宁城传来的塘报报告了一件大家都没有料到的大变:土默特东出的援军遭到图们主力截击,在大宁城西南不到百里处的青城(不是青城派的那个青城)城外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三万余援军至少损失万余人马。
更糟糕的是,主帅额尔德木图和副帅布塔施里还在战后起了争执。额尔德木图力主前往大宁城暂避锋芒,并收拢败军,再图后续;布塔施里则怒斥额尔德木图不够胆色,要求紧急收拢残部并马上反动反击,跟图们决一死战。
按理说,这种危难之际当然应该由主帅额尔德木图一言而决,可是此次出兵双方的力量几乎差不多持平,这就有点微妙了。
额尔德木图手中的核心部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他父王把汉那吉交给他的约七千西哨精锐,一部分是恰台吉留下的约五千本部。
而布塔施里手里的兵力是一万整,全部由他母亲三娘子掌握,其根子就是当年俺答汗王庭亲军的一部分,一般被视为土默特精锐中的精锐。
小主,
除了他们俩之外,从属土默特的各部当然也都一家家各出了一些,但他们的话语权肯定远不如额尔德木图和布塔施里,也就不多说了。
回过头来一看,额尔德木图手里兵力稍多,但核心的西哨精兵虽然也是精兵,但在蒙古人眼里还是比俺答汗的王庭亲军差了些。而同时,他手里另外的五千恰台吉旧军偏偏是恰台吉的四个儿子分掌的,虽然这支军队在恰台吉的带领下战绩辉煌,可如今恰台吉不在了,他的这四个儿子能发挥他几成本事?
如此一算,布塔施里认为自己手里的实力至少不逊于额尔德木图,此其一。其二则是在遭到图们伏击偷袭的那一仗里,察哈尔汗庭精锐不知何故,至始至终都是盯着额尔德木图的西哨本部穷追猛打,而对恰台吉旧部和钟金哈屯所部兴趣缺缺。
在整场仗中,后两者只要没有拼死上前阻拦,察哈尔汗庭主力就几乎对他们视而不见,别说追杀了,只要冲破他们当面之阵,察哈尔蒙军就开始对他们直接无视。
这样巨大的待遇差别,即便是在紧张万分的战场之上也能看得出来,恰台吉旧部和钟金哈屯所部很快就表现得没那么坚决了,九成的压力都压到了额尔德木图的西哨本部肩上。
平心而论,额尔德木图虽然实战经验几乎没有,但可能是近朱者赤,他的冷静与洞察以及果断,三大特质在这一刻显露无疑。
他首先要求西哨精锐拿出“顺义王亲军”的勇气出来,面对察哈尔主力数倍兵力的冲击坚决回击,但蒙古人的坚决从来都不等于死战不退,而是边打边撤,随时调整与对方之间的距离。
由于大家都是蒙古人,很多战术方面的克制根本不存在,所以察哈尔显然是打算几波箭雨过后就仗着兵力优势冲阵,但额尔德木图并不给他们这个机会。他亲率主力玩起了老师教他的“十六字真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