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剧变(四)国公府防守战

大明元辅 云无风 3241 字 7小时前

当京师勋贵们将目光聚集在地图上的昭回靖恭坊靖国公府时,真实的靖国公府也到了迎接考验的时刻。

京师的雪依旧纷纷扬扬,整个城市被一层银白覆盖,显得格外寂静。然而,在这寂静之下,暗流涌动,紧张的气氛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腾骧四卫终于出动了。在李文进的指挥下,腾骧四卫在城中的九千兵马中,已经有五千人迅速集结在靖国公府外,其余四千人分别封锁了承天门到大明门御街东西两旁的一众衙门。

这其中包括东街的五部(刑部不在这儿,而在城西与都察院、大理寺在一块,是为三司)、宗人府、翰林院、鸿胪寺等;西街的五军都督府、锦衣卫衙门、太常寺、通政司等。

东街这边比较简单,各大衙门除了每个衙门几十号城卫军之外几乎没有武力,腾骧四卫说封锁就封锁了。

由于腾骧四卫是御马监执掌的武力,五部及翰林院堂上官们的官威也吓不到他们,任凭喝骂还是说理,他们都不理会,只说这是“奉圣谕行事”,便不再答话。

也有那胆大的部堂们意欲硬闯——比如兵部尚书宋应昌就是真在朝鲜带兵打过仗的,便敢冷着脸硬闯腾骧四卫防线。可惜,也被这些丘八大爷皮笑肉不笑地强拦了下来,还阴恻恻地劝他“莫要抗旨”,真个是斯文扫地。

西街就稍微麻烦一些,无论是五军都督府还是锦衣卫,人家可是手里真有兵的。虽说五军都督府自从高务实军改,禁卫军被剥离了出去,现如今只有生产建设兵团在手。然而生产建设兵团怎么说也有二三十万人之多,凑他一两千人驴粪蛋子表面光的兵马总不困难,因此在各都督府与腾骧四卫形成了对峙——里面的人倒也不往外闯,但外面的人也不敢闯进都督府内。

锦衣卫的情况也与之类似,甚至因为锦衣卫是大明两百余年长期的“天子亲军”,心气很高,竟然在锦衣卫衙门外划下石灰线,表示“过线者视为谋逆,本卫将当场击毙”。

腾骧四卫中有人不信,故意过线挑衅,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手扶腰间绣春刀,冷着脸下令:“胆敢冲击北镇抚司,给我毙了!”

话未落音,“嘭!”的一枪响起,那名腾骧四卫把总当场胸膛喷血,已经被锦衣卫新配发的万历三式步枪近距离打了个对穿,一命呜呼。

这一剧变差点引发火并,腾骧四卫来的兵马鼓噪起来,群情激奋之下就要强攻锦衣卫。骆思恭也下令防守,扞卫皇帝权威,扞卫锦衣卫尊严。

好在此时率军督阵的武骧右卫指挥使顾从远没有脑抽,知道底下小兵无所谓锦衣卫,但他这样的将官可开罪不起锦衣卫这帮大爷,今天折了人家的面子,将来总有一日人家是要连里子带面子一并讨回的。因此顾从远不得不从阵后跑到阵前,强行叫停了攻击。

[注:“腾骧四卫”是惯例性并称,实际上四卫分别是:腾骧左右卫、武骧左右卫四个卫。]

顾从远策马到锦衣卫大门口,稳稳立于石灰线外,朝大门口台阶上的骆思恭拱手致歉道:“卫帅别来无恙,小弟这厢有礼了!”

骆思恭背负双手,丝毫没有回礼的意思,反而冷笑道:“哦?可当真是有礼得很呢,都敢带兵强闯北镇抚司了!顾从远,你可知罪?”

锦衣卫,尤其是北镇抚司的名头到底骇人,顾从远明知道当前局面己方占优,但还是被骆思恭这番话吓得冷汗直冒,连忙翻身下马,再次拱手道:“卫帅明鉴,小弟此番也是奉上峰调令,不得不来,绝无冒犯卫帅之意,还望卫帅体谅。”

骆思恭语气稍缓,问道:“上峰调令?却不知是你哪位上峰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冲击我锦衣卫?”

顾从远干笑道:“此李护军奉圣谕而令,卫帅若有疑义,可与护军协调。”

骆思恭听他话里话外都是撇清干系,心里倒也松了口气,怕就怕这些人不知天高地厚,真个强冲锦衣卫衙门,那才事大了。

锦衣卫当然有精干人马,但大多分布在外执行任务,总部衙门礼反而不多,这里真正“能打”的顶多两百余人,而且擅长的也不是正面作战,若是腾骧四卫真要强攻,今日锦衣卫非要丢个大脸不可。

现在顾从远慑于锦衣卫威名,担心时候被追责,那简直再好不过,自己也不是不能卖他这个面子——只要事后上头不追究,自己可以当作无事发生。当然,如果上头要追究,那就对不住了。锦衣卫是爪牙,而爪牙不需要有思想——至少不能一眼就被人看出有思想。

“既如此,本卫记下了。”骆思恭面无表情地道:“本卫还是那句话,尔等执行军令,本卫管不着,但如果有人胆敢未经许可跨入我锦衣卫衙门半步,本卫天涯海角必杀之!望尔等切勿自误。”说罢,他便转身,头也不回的走了。

顾从远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最终还是不敢撂下什么大话,反而转身喝道:“睁开尔等狗眼看好了,这里是锦衣卫!不想连累九族的,乖乖在白线之外封锁即可,若有人胆敢趁机闹事,我顾某人认得你,手中这刀可认不得你!”说罢一夹马腹,又往后阵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同一时刻,御马监掌印李文进身着大红蟒袍,骑在一匹高大的战马上,目光冷峻,手中握着黄绫“密旨”。他的身后,五千腾骧四卫士兵列阵以待,个个身披甲胄,手持冷热兵器,挺胸凸肚,士气高昂——出发前刚发了两个月加俸,能不士气高昂吗?

这就是御马监掌印的厉害之处了,因为掌握皇店、马场等内帑在外的产业,御马监随时都能调动大量财力物力,就算临时发赏,御马监都不需要别处调拨,自己就能搞定。说起来这还要感谢高务实呢,他那京华除了辽南盐场之外,还有不少与皇帝分账的产业,而这些产业之中除了少数几个被叫到刘平手里,其他大部分都要经由御马监转手,无形中还让李文进多了许多雁过拔毛的机会。

当然,也多了今日可以调动的资金和物资。

“儿郎们,此番锄奸关乎大明国运,务必尽心竭力,事后皇上必有重赏!”李文进高声说道,试图鼓舞士气。

士兵们嘴上倒是齐声应和,但不少人目光闪烁。他们都知道,靖国公府绝非易与之地,高务实的势力遍布京师内外,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