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夏候惇、徐晃他们攻击宜城多天不能下。夏候惇建议造抛石车来攻城,徐晃建言沿夷水上游,找浅水之处泅渡,再绕后攻击宜城。
曹仁就令他们各自分头行事,夏候惇督造抛石车,徐晃引骑兵顺夷水而上去找合适的地方泅渡。
凌统于上游巡回阻拦,夷水毕竟是支流的支流,上游水少,徐晃一日就过了夷水。
凌统阻截不及,也就顺水而下了,来到宜城告知文聘。文聘顺势弃城而走,走得还算果决。
毕竟两条腿的人跑不过四条腿的马,一日之后就被追上,之后就一路被徐晃追着逃,还好离编县近,半日之后文聘就进了编县会合王威。
徐晃本来想绕过编县直下,可他只有一支人马1万骑兵,分兵就容易中埋伏,不得已只能在编县城北十里外立寨,等候曹仁、夏候惇。
当晚,文聘引1万军去偷袭徐晃营寨,徐晃防守得当,没攻破。于是,文聘留百十来人,改袭营为疲兵之策.
一个时辰锣鼓敲击一次,徐晃一听又得将士兵叫起来,三二次之后,徐晃干脆令兵不卸甲就地休息。
可徐晃也不敢出寨追击,只是因为兵少又是晚上天黑,恐有诈就坚守营寨。闹腾了一个晚上,徐晃军基本没睡,第二天他索性没攻城,只是远远的盯着。
可他不知道的是,文聘在袭营不成功之后,当晚就与王威领兵弃城南下了。只留了几十个骑兵斥候,城头多立旗帜,让一千百姓穿上荆州军的衣服在城头上巡逻而已。
见徐晃白天没有攻城,晚上斥候依文聘之计,又潜至徐晃营边,敲锣打鼓,改二个时辰一次。
徐晃一惊之后,出营迎战却不见大队人马,疑是疲兵之计,就让一半人睡觉,一半人值守,下半夜再换过来。
第二天等到曹仁、夏候惇到了,才一起攻城,一攻就破了,城头的老百姓一看有人攻城,脱掉衣服就跑了。
曹仁抓了几个跑得慢的一问,才知道,荆州军瞒天过海之计,都已经跑了两天了。
曹仁、夏候惇、徐晃三个人既开心又郁闷。开心是荆州军的战斗力很是一般,基本上一触即逃。
郁闷是被别人耍着玩,其实三人均是有勇有谋的人,也自视甚高,基本上都是独当一面的领军人物。
文聘、王威其实也非常郁闷,这屡败还得屡战,真是窝囊。关键是曹军骑兵多,骑兵追着打,非常失士气。
士气低迷,逃跑的兵就多,队伍就更不好带了;你不能总是对着士兵说,我们这是骄兵诱敌深入之计,士兵觉悟也没这么高。
士兵多逃了几个,队里的其他兵就更容易泄气;士气一泄,要想让他们拼命战斗就更难了。从樊城到编县,已经连败了四场了,损失倒没多少,就是丧气的很。
文聘、王威领兵进了当阳,与赵云会合,将灌水滩之败、宜城之败、编县之败都与赵云说了说。
赵云是个坚守命令之人,他反过来劝他们俩要遵守命令,这个意思就是还要败。但因为只是友军,也仅有几面之缘,所以说得比较委婉客气。
还好,此时江陵的水军前来支援了,水军来的时候刚好将一个诸葛亮的绵囊带了来,三人依绵囊行事。
三人各挑选三千体力比较好,善于奔跑的人,于当阳桥前面的山林中三面埋伏。
水军将其余军队送至江陵后,返回当阳码头接应。当阳城内留了一百骑兵,在各处准备引火之物。
有前面几个城池未搬迁的民众被强抢粮食的教训,当阳城内几乎一个百姓也没有留,全过江南渡去了。
也许可能是当阳离长江近,比较容易接受过江生活。战乱中的百姓活得不如一条狗,所以能远离战乱是大多数百姓的选择。
曹仁、夏候惇、徐晃三人引兵南下追击荆州军,以徐晃为先。当徐晃军来到当阳桥前面的树林时,就想停下休息。
徐晃见前面一条小溪,也觉得让马喝喝水,歇息一下,不错,还可以稍等曹仁他们一下。
于是徐晃就下令下马休息,可他们刚下马,放马到小溪喝水。文聘就大喊“杀呀!”随即引兵从左冲出,王威也大喊“冲呀!”引兵从右杀出。
徐晃大吃一惊,不过他没有畏惧,而是喝道:“结阵,结阵,曹将军他们马上就到!”
在徐晃的指挥下也难组织有效的抵抗,士兵本来疲惫异常,刚刚下马休息,人已经松懈下来,想立马就组织起来抵抗,行动速度就不统一。
刚开始反应机灵的几十人组成一阵,有的人还在找马,有的直接拿起武器冲杀起来,
可毕竟受埋伏,被打个措手不及,每个人的反应不一,就乱导致一时死伤较大。
这时赵云也从前面当阳桥冲出,徐晃这时,已经骑在马上了,提起大斧就挡住赵云。
两人交手十来回合,徐晃就落了下风,要不是绵囊还让他们败的话,三人围攻,徐晃估计就要交待在这里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尽管赵云占了上风,可他依旧与徐晃打得有声有色。三人围着徐晃军厮杀了一阵。
曹仁在中间行军,本来就离得近,一听前面喊杀声震天,曹仁立马引骑兵前冲,一会儿就冲杀过来。
文聘与王威见曹仁杀到,乘机逃跑,并且连旗帜都一路丢弃。他们两人一逃,赵云压力大增,赵云部下士兵跟着逃的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