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鲶鱼

此次运动会,因为准备工作不足,所以大类只有三个项目,分别是跑步、游泳、跳远。也比过一场蹴鞠,不过只是表演赛。几乎每一场赛都是状态百出,不过好在人没事,所以总体还是成功的。

颁奖那一日,体育馆差点没被挤爆。江水如愿拿了个第一名,黑头拿了两个跑步第一名,两小子上台领奖的时候,笑的见牙不见眼。第一届运动会,就属这两小子风头最大。运动会一共花了五天就比完了,大家都有些意犹未尽。

颁奖结束后,人们把李越安围住了,纷纷问明年还办不办。李越安当然说办,还说明年会多增加几个项目,像是蹴鞠和兵乓球就会加进去,让他们下去多练练,还说明年得奖奖的银子会更多。这一说,大家立马起了斗志。又问乡下没有体育馆,问他们平日里可不可以来体育馆训练,李越安自然说可以。还说除了蹴鞠需要提前申请,其它的只要地方空着,他们随时可以来练。也有问李越安还修不修路的?李越安说修,秋收后就接着修。

大家伙见他不拿架子,又问他水泥坊和玻璃坊还招不招人,听说招人后又问招考条件。李越安也没有不耐烦,耐心的说完,还爆出了一个重磅消息,那就是县衙将组织扫盲活动,将成立一个流动夜校,前往各乡各村,教大家伙认识一些常用字。学完还要进行统一考核,认字最多的会有奖赏。还说以后招工什么的,优先招识字的。这消息一出,人群中立马沸腾了。纷纷问什么时候,李越安让他们回去等消息,人群这才散了。

李越安正了正衣冠,这才坐上马车去了。颁完奖,他还得去参加牡丹会。不管是运动会,还是牡丹会,都让李越安深深认识到县衙就是个草台班子,连着他也是摸石头过河,还多亏了杨晚照在一边参谋,不然不知道会成什么样。不过,他也不急,甭管干好干坏,先把流程走一遍,也叫外面的人知道他们办事的规矩,等着明年许就轻松了。所以对于这第一届牡丹会,他压根就没报什么希望。

还没到珍馐阁,就见着珍馐阁上挂着大大的红条幅,自从“新广告”的概念被大家伙接受后,商家们就跟开窍了一般,只要有机会,绝不放弃任何能打广告的机会。

李越安摇了摇头,没再去看头顶上的红条幅,带着黑子进了珍馐阁。呦呵,来的商人还不少。今个珍馐阁没有营业,专门接待来牡丹会的客人,而且是免费的。当然,为了让珍馐阁免费提供场地,李越安可是没少给掌柜的画大饼。什么珍馐阁以后就是阳武待客的标杆,什么珍馐阁以后就是阳外对外的门户啊,反正老掌柜当场就同意了,都没回去问他家主子。这会子,见着李越安进来,不少人都站了起来,老掌柜的更是迎了出来。

“大人,大家伙都来了,就差你了。”老掌柜乐呵呵的道。

“有劳。”李越安朝老掌柜拱了拱手。又和过来打招呼的商户打了个招呼,这才被簇拥着,出去看老掌柜亲自点燃了爆竹。阳武第一届牡丹会就这么开始了,没错,没有剪彩也没有讲话,不说怎么是草台班子了。

牡丹会,其实就是县衙搭建的一个交流平台,供本地商人和外地商人进行交易。所以,需要李越安做的不多。进屋后与人说了几句场面话后,他就开始坐到了代表县衙的桌子前,他今个是来推销县衙的水泥和平光玻璃的。正好,很多外地商人都是冲着这两样来的。所以没过多久,他就接了不少订单。

王昭和周进也高兴的很,他们两个一个代表小羊加工坊,一个代表红颜坊,不管是羊毛织品,还是香皂都是热门商品,所以订单也是接的手软。

马上又要到冬天了,羊毛织品的需求量很大。小羊加工坊接不完的单子,自动分流到了一些小的羊毛加工坊里去了,也算皆大欢喜。至于一些老牌的商户,他们有他们自己的销售渠道,并没做什么准备,来也只是凑热闹。见着这等场景,一个个倒是有些后悔。想着明年,明年他们一定准备的更齐全些。他们算是看出来了,这位年轻的县令很有两把刷子,这才来了一年,就把阳武这摊死水给搅活了,这股子东风不借白不借。最主要的是,自大梦教被打压下去后,他们这些商人不用再两头纳贡,身上的担子陡然轻了不少,自然想着更进一步。

孙元礼是最后来找李越安的,他逛了半天,最后决定把宝都压在平光玻璃上。他决定利用孙家的销售渠道,将平光玻璃推到南边去。南边多阴雨天,若是窗户都安上平光玻璃,室内会亮堂许多,他觉得很有搞头。李越安认得他,毕竟在一众球友中,张元礼的长相很是突出。在孙元礼说出自己的目的后,不止是周围的商户,就连李越安也有些惊讶。虽然,李越安把平光玻璃的价格压了又压,一块一尺多点的平光玻璃得花200文,而张元礼一口子订了二十万块,也就是足足四万两。别的不说,光是把这么多的平光玻璃运到南方,成本就不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越安不知道的是,张元礼在知道一块只需要200文时,心里只呼便宜,毕竟他是按琉璃的价格来算的。这么大的订单,加上先前接到的零散订单,官窑现在的人手肯定不够,还得招人才行,毕竟没有机械辅助,只能全靠人力。之所以价格定的便宜,也是想着让普通人也能用的起,虽然200文也不便宜就是。就这,一块平光玻璃,他们也能赚近八十文。如果再辅以简单的机械化,兴许还能降降成本。

四万两对于孙元礼来说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阳武的商户们来说可是不老少了,不然怎么说阳武穷了。可惜玻璃在上面过了一道,圣旨都下下来了,全天下除了皇商,也就阳武官窑可以制平光玻璃卖,所以他们想染指也不敢。

李越安签了大单很是高兴,牡丹会过后单独请孙元礼吃了饭。席间,孙元礼说他还想买水泥,不过他能支的银子不多,所以得等下回。说是如果平光玻璃卖的好,他就会再来阳武买水泥,说是到时候李越安一定要给他打打折才行。李越安自然是答应了。

最后,李越安问孙元礼怎么运这些玻璃,孙元礼说是船运,到时候他们会调船过来。李越安心中一动,想着阳武的长平仓跟摆设一般,就让他带几船粮食过来,说是县衙要充长平仓的。以前是没钱,现在有钱了,自然得囤粮。孙元礼闻言很是高兴,当既同意了。

回去后,李越安跟杨晚照说了这事。杨晚照很是赞同,古代可不是现代,那是真正的靠天吃饭,再多的钱没有粮食都白搭。且不说,现在还有北地的难民往阳武来,明年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年景。何况,他们挨着济水,一旦发生洪水,他们怕是得不了好。这样想着,第二日,杨晚照就叫了周进和王昭过来,让他们趁着秋收多囤些粮食。两人听说要他们收粮食,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杨晚照解释了,他们才松了口气,且深以为然。

如今,县衙的动向就是阳武的风向标。眼看着一船船的平光玻璃运了出去,换成了一袋袋的粮食。老百姓们秋收过后,交了税也不敢多卖粮,都囤在了家里。当然,这也是因为如今赚钱的去处多,即便不卖粮食,也能赚些小钱。进作坊难,可只要愿意出力气,不管是去矿上挖矿,还是加入修路队,亦或是修堤坝挖水库都成。只要你想干,总能找到活干。即便是妇女们,在家也可以做手工织品,虽然比往年累些,却格外有奔头。

就连北边来的难民,愿意开荒的,也可以得几亩田。没牛没工具没种子都不要紧,都可以去县衙赊。县衙还新成立的农具司,好家伙,不仅造出了龙骨水车和打谷机,还改进了很多农具,连着割稻的毛镰都比以前好用的多,老省力气了。如今大家出去走亲戚,再也没人说他们阳武穷了,姑娘们也愿意往他们这边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