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张角下定决心之后,冀州地区的太平道仿佛得到了某种神秘指令一般,全体成员迅速行动起来。一时间,冀州大地风起云涌,各种暗流涌动。
太平道的信徒们四处传播教义,宣扬“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号召百姓们加入他们的行列,共同推翻腐败的东汉朝廷。
太平道的势力迅速扩张,信徒遍布冀州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连一些地方官员和豪强也开始暗中支持太平道,冀州的局势变得愈发复杂和紧张。
而在冀州州府所在地——信都县,刺史府内气氛凝重。
冀州刺史王芬正襟危坐于议事厅内的首位之上,他的手中稳稳地端着一盏精美的瓷器茶碗,那茶碗制作工艺精湛,堪称绝伦。
这盏茶碗似乎也成了此刻唯一能让他稍感平静之物。
王芬的目光深邃而凝重,他的思绪在飞速运转,思考着如何应对眼前的局势。
他知道,太平道的崛起已经对朝廷的统治构成了严重威胁,而他作为冀州的最高长官,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话说今年年初,王芬还是从繁华的京城洛阳直接被调任至此,担任冀州刺史一职。
然而,他坐上这个位置可并非易事。为了谋取此职,王芬可谓是煞费苦心、不惜血本。
原来,他是通过当时权倾朝野的太尉崔烈的关系网和门道,花费了整整1700万两白银才得以成功上任。
要知道,这笔巨款几乎耗尽了他十几年来为官所积攒下的全部家当,不仅如此,他还不得不向众多关系要好的亲朋好友四处拆借资金。
王芬之所以如此不惜代价,是因为他深知冀州的重要性。
冀州是东汉的重要州郡之一,地理位置关键,经济、军事地位显赫,掌握冀州就等于掌握了一个巨大的权力和财富源泉。
其实,按照汉朝皇帝汉灵帝最初设定的标价,一个冀州刺史的职位不过只需500万两银子而已。
但问题在于,冀州向来都是土地肥沃、物产丰盛的富饶之地,这里的百姓相对其他州府而言也要富裕许多。
因此,如果有幸当上这里的刺史,并且善于经营治理的话,短短一年内便能搜刮到数以百万计的银两财富。
正因如此,无数人以及诸多世家大族都对这个肥缺虎视眈眈,竞争异常激烈。
最终,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明争暗斗、哄抬物价,这个职位的价格竟然一路飙升,从最初的500万两涨到了令人咋舌的1700万两!
为了登上那梦寐以求的高位,王芬不惜倾尽全部家财,甚至连家族数代人苦心经营所积攒下来的庞大人脉关系网也都消耗殆尽。
然而,就在他走马上任之初,满心满眼便只有一个念头——捞钱!
为此,他绞尽脑汁地想出了各种各样令人瞠目结舌的敛财手段。
首先便是提高赋税和增加商税,那些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如潮水般涌向冀州的每一寸土地,压得百姓们喘不过气来。
不仅如此,王芬为了进一步搜刮财富,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他对民生疾苦视若无睹,全然不顾百姓们的死活。
他下令增加各种苛捐杂税,甚至连百姓的日常生活必需品也要征税。
百姓们的生活因此变得更加艰难,许多人不得不卖儿鬻女,甚至流离失所。
更让人愤恨不已的是,为了稳固自己与冀州当地世家大族之间的利益纽带,王芬竟然心甘情愿地充当他们的帮凶,协助这些豪门望族肆意横行乡里、巧取豪夺。
许多无辜平民因此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但王芬却对此熟视无睹,甚至助纣为虐。
他与当地的豪强勾结,共同压榨百姓,从中获取巨额利益。
这些豪强在王芬的庇护下,更加肆无忌惮,横行霸道,百姓们的生活因此变得更加艰难。
而要说最为阴毒狠辣的一招,莫过于他暗中在冀州的奔雷山培养了一伙凶残至极的盗匪。
他将州府内原本应分配给官军使用的精良武器和坚固铠甲,通通秘密运送到这伙匪徒手中,将他们全副武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