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句话,溥仪是没有子女后辈的,但是当年他身边的那些亲贵重臣有啊,而且现在,很多人就在文艺界,林煜不得不顾虑这些人。
林煜自己是不怕那些人的。但要是真的和那些人彻底对立起来,会给他的员工,朋友们增加不少阻碍。
如果真是涉及到根本立场的原则性问题,那么林煜自然不会退让。但这是一些旁支侧节,而且维护祖上的名声,也是人之常情,所以林煜一开始没有打算一路莽过去。
伟人说过,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那些人又没有复辟的情节,大家是在一起建设新时代的精神文化,没必要做得太绝。
但是,今天谭三贤却是在暗示林煜,要去戳那些人的脊梁骨。林煜实在是有些难以抉择。
二十年前,遇事不决抛硬币。
据说,抛硬币并不能保住你做出最好的决定,但是硬币抛起到落地的这个过程,却能让你想清楚你内心想要的是什么结果。
而如今,有新的方法了。遇事不决,问AI。
夜已深了,林煜不想再出声召唤语音助手,于是就翻出手机来,打字问道:“我现在遇到一个两难的问题,应该怎么寻找破局之道?”
AI的回答也很快:“世上没有绝对的平衡。当你觉得两难的时候,不妨跳出来,再多找些解题条件哟。”
跳出来?林煜琢磨了一下,觉得这个跳出来,应该是往那些清廷后人身上找找原因。
他给AI的提示条件很少,所以AI也只是给出了一个挺模糊的回答。但是,像在等待硬币落下的过程一样,林煜的心中,其实也已经有了偏向。
他终究是偏向了恩师,决定从那些外人的身上找毛病。只要能找到一点,他就会毫无心理负担地彻底选择谭三贤。
不查不知道,一查了之后吧,简直是有点触目惊心了。
清廷后人,也并非都留在了国内。有一部分人,陆续流亡海外。而其中一些人,成了现在的反华势力的主力成员。
他们似乎还做着春秋大梦,要是不解放,他们就都还是皇室成员,可以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
林煜明白了,谭三贤要打击的,不是国内的这些正面积极的文艺工作者,而是那些在海外上蹿下跳的遗老遗少。
收拾这些人,林煜本就是没有丝毫心理负担的。他现在只怪自己太迟钝,竟然等到谭三贤提醒之后,才发现了这个问题。
哎,一个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就算他再博闻强识,他获取信息的效率,也远远比不上AI大模型。
林煜也突然发现,自己之前对AI的抵触情绪,是不太正确的。或许,这才是未来应该有的方向。
反思了自己身上暴露出来的两个问题之后,林煜也彻底没了睡意,直接坐了起来,打开了《末代皇帝》的剧本,开始修改了起来。
他要增添的这些情节,主旨是讽刺,挖苦,批判。写这类型的剧本,对林煜来说,倒是比写歌颂赞扬还要容易一些。
一晚上的时间,新剧本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