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年经历
爱新觉罗·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1592年11月28日)的申时,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他的出生对于努尔哈赤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时刻,因为他的母亲叶赫那拉·孟古哲哲是海西女真叶赫部首领杨吉努(仰加奴)的小女儿。杨吉努将她许配给努尔哈赤,以此作为与努尔哈赤结盟的象征,这对联姻被称作天生的“佳偶”。努尔哈赤在1588年与孟古哲哲成婚时已经三十岁,而新娘只有十四岁。尽管努尔哈赤有许多妻子和儿女,但与孟古哲哲的感情尤为深厚,他欣赏她的温柔贤淑和不干涉政务的态度。
皇太极从小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质。他面颊红润,眉清目秀,行动稳重,举止端庄。他聪明过人,记忆力惊人,听过的、见过的事物都能记住。更重要的是,皇太极热爱学习,是努尔哈赤诸多将领中唯一识字的人。在他七岁时,当父兄们长期在外征战时,他就开始承担起管理家庭事务的责任。他不仅能够妥善处理家中的日常事务和财务收支,还能做出让努尔哈赤十分满意的决策,以至于努尔哈赤对皇太极的喜爱达到了“心肝”的程度。
1603年秋天,皇太极的母亲孟古哲哲病重,希望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见到自己的母亲。努尔哈赤派人到叶赫部落通知此事,但叶赫的贝勒纳林布禄拒绝了这个请求。同年九月,孟古哲哲病逝,留下年仅十二岁的皇太极。尽管失去了母亲,皇太极并没有因此消沉,反而更加坚强地跟随父亲和兄长们一起成长。
在母亲去世后,皇太极变得更加勤奋,很快就成长为一个既能文又能武的少年。他跟随父亲学习本民族的传统风俗,参与狩猎活动,锻炼出了非凡的体力和出色的箭术。
二、初战四方
随着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的步伐加快,年轻的皇太极也开始在战场上崭露头角。万历四十年(1612年),年仅20岁的皇太极随父努尔哈赤出征海西女真乌拉部。在这场战役中,皇太极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勇敢的精神,他指挥军队成功攻占了乌拉部的六座城堡,并在努尔哈赤的领导下,通过一系列的战略行动迫使乌拉部酋长布占泰投降。
努尔哈赤最初打算立长子褚英为储君,但由于褚英背离了努尔哈赤的意愿,甚至试图强迫其他兄弟加入他的阵营,最终努尔哈赤决定废黜褚英并将他囚禁起来。皇太极等兄弟揭发了褚英的行为,这进一步增加了他们在努尔哈赤心中的信任度。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正式确立了八旗制度,并任命皇太极为管正白旗的贝勒。
随着后金政权的建立,皇太极的地位也日益重要。努尔哈赤任命他为四大贝勒之一,负责掌管国家的重要事务。在1618年,当努尔哈赤决定对明朝发动战争时,皇太极提出了先攻取抚顺的战略建议。他建议利用明朝守城游击李永芳将在四月八日至二十五日举行马市的机会,派遣五十人装扮成商人混入城内,为后续的五千军队打开城门。这一计划成功实施,抚顺之战成为后金与明朝交战的首次重大胜利。
紧接着,在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中,皇太极再次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在这场决定性的战役中,皇太极先是率领右翼军队监视和阻击吉林崖的杜松军,而后与努尔哈赤会合,共同击败了明军。在随后的战斗中,皇太极率领一千人马攻打斡珲鄂模的明军,成功摧毁了明军的战车,迫使明军溃败。在对抗刘綎的东路军时,皇太极率军先占领了有利地形,随后发起冲锋,最终导致刘綎的死亡和他的军队全军覆没。
三、继位为汗
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成为了后金的下一任大汗。1626年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失败后逝世,随之而来的是汗位的继承问题。四大贝勒中,大贝勒代善因与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有暧昧关系而失去了继承资格;二贝勒阿敏不是努尔哈赤的亲生儿子,且曾经参与过其父舒尔哈齐的叛逃活动,同样不具备继承资格;三贝勒莽古尔泰性情粗暴,无人拥护,也不是合适的候选人。相比之下,四贝勒皇太极以其卓越的政治眼光、军事才能和个人威望脱颖而出,成为了后金汗位的理想人选。
努尔哈赤去世当天,代善与其子岳托和萨哈廉一同拥立皇太极为汗,并向诸贝勒大臣阐述了拥戴皇太极的理由:“才德冠世,当速继大位”。在代善的支持下,众贝勒一致请求皇太极继承汗位。经过多次推辞后,皇太极最终接受了汗位。九月一日,皇太极即位,自称天聪皇帝,并宣布次年为天聪元年。
皇太极继位时,后金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对外,明朝构筑了坚固的关宁锦防线,并联合朝鲜和蒙古各部封锁后金;对内,则存在着四大贝勒合议制约汗权的问题,以及内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加剧的情况。面对这些问题,皇太极制定了“讲和与自固二策”的战略,希望通过谈判争取时间来解决后金面临的各种问题,以便在未来时机成熟时再度对明朝发动攻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627年五月,皇太极亲率大军进攻明朝,意图突破宁远防线。然而,明军在袁崇焕的指挥下进行了坚决的防御,使得后金军队遭受了重大损失。皇太极多次试图攻克宁远城均未成功,最终不得不下令撤退。此次战役被明朝称为“宁锦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