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火车与蜀中

在教育了王垚之后,王烨重新开始自己的皇帝当班生涯。

总的来说,齐国是一个成熟的齐国,大部分事情也不会等着王烨才能处理,无论是名义监国的王垚,还是原来当家做主的张浚,以及后来回来的赵鼎,能处理大部分问题。

当一个国家的体量足够大的时候,个人对这个社会的影响会越来越小。

无论朝堂上的想法是什么样的,最后执行下去,总会有一个调整和适应的过程,这也是王烨感慨自己不过十个人的其中一个原因。

皇帝有用吗?

那自然还是有用的。

虽然皇帝对国家的掌握,可能连掌舵都算不上,但是皇帝是必须要有的,哪怕是为了维持国家的稳定和统一,那也必须要有一个皇帝。

皇帝励精图治,勤勉仁德,大家歌颂。

皇帝花天酒地,残忍暴虐,大家咒骂。

反正是要有这么一个存在的。

而如果皇帝足够优秀的话,那多少还是能对这个国家造成一些好的影响的,最起码能在一些关键决策上,做出指导意见出来。

“陛下,燕京-大名府-汴梁一线火车,已经可用,下一步汴梁是朝南阳,还是朝洛阳,还请陛下示下。”张浚道。

齐国的火车道路体系,在王烨的力推之下,如今也算是多少有了些成效,其中最重要三条铁路,都是从燕京城开始。

一条走天津和辽西走廊,过锦州到辽东沈州,然后一分为二,一条朝东到高丽半岛,一条折向北面,通州,黄龙府,也就是和后世沈阳、吉林、黑龙江三点一线铁路差不多重合。

另一条从燕京出发,往西到大同,然后折向太原,锦州,往南最后到洛阳,但是还没修好,主要是为了控制河东地区,开发太行山,因为地处山地,便是有火药帮忙开山裂石,修建的进度依然很慢,目测没有个十几年,弄不成。

而最后一条,便是燕京往南,河间府,大名府,汴梁,然后再从汴梁一条往南,一条往西南南阳、襄阳方向,一条往东南方向···

当然,人力物力有限,哪怕如今铁路的部分投入,已经开始有了些回报,但是杯水车薪都不足以形容其微薄,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还是需要齐国财政持续不断的补贴,甚至有可能拖垮整个齐国。

所以王烨自然也不能豪横的说一句,两面都修,只能是三选一。

“黄河上建桥的事情,研究的怎么样了?”王烨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