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建立海军学院

查理先是顺风南下,先是去了澳门,在那里找到了三个曾经的伙伴,又找了两个精通各国语言的翻译,然后再顺风直到佛郎机西国占据的吕宋,然后又去了雅加达和泗水,最后去了马六甲。

马六甲占据马六甲海峡,为海上贸易要冲之地,查理在这里收获到了不少各国人才和各种书籍,然后他再顺着东南季风返航。

返航时查理还去了一趟巨港,这里是大明曾经旧港宣慰司

查理这趟可谓是满载而归,在他的金银攻势下,网罗了泰西各国各种各样的人才,涵盖造船、航海、天文、炮术、军事、科学等等不一而足,最关键的是他还带回了精通各国语言的翻译七八人。

让人诧异的是这些翻译大多数还是汉人,这并不奇怪,东南沿海下南洋的历史由来已久,郑和七下西洋将下南洋更是推到鼎盛时期,南洋一直都不少汉人在此生根发芽。

这些人而今又回大明,算是重回故土了。

查理回来之后,登州的海军学院就立马创建了。

海军学院分为前堂和后堂,前堂学造船,后堂学航海。

在这里,中西方教师都有,中西方文化技术将在这里交汇,东方的造船技术和西方的造船技术将会在这里碰撞出文明的火花。

相较与前堂,后堂的规模就要大很多了,这里开设航海、天文、炮术、指挥、后勤、测绘等等。

海军学院还没有创建好,李俊业就开始了第一期的学员招募,前堂造船招募四十人,后堂航海招募一百六十人。

应征学员需在十五岁至二十岁之间,特别优秀者可以适当放宽年龄要求。

应征者务必读书识字,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通过严格的考核之后,考核合格者依据成绩排名择优录取。

凡被录取者,由学院承担一切生活所需,另每月有津贴六千,毕业之后再按个人成绩授予适当的职衔。

要知道大明强旅戚家军的普通士兵,军饷也只不过“每日三分”折算下来一月也就九钱银子左右,这个光读个书一月就有六钱,待遇不可谓不高。

这种读书有钱拿,毕业包分配的好事,哪里找去,一时应募者,从四面八方,各个州县前来登州应募,足足有两三千人。

李俊业优中选优,从中选取了两百人,作为海军学院的第一期学员。

登州改装的两艘风帆舰,已经改装完毕,李俊业又从登莱水师幸存者招募了两百人,李俊业的水师营这才开始像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