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雁看着贾雨村,心中满是失望:“贾老爷,您变了。当初那个在甄老爷家书房苦读,心怀壮志的书生,如今已被这官场的名利蒙蔽了双眼。”
小主,
贾雨村的心中一阵刺痛,雪雁的话如同一把利刃,直直地刺中了他内心最深处的愧疚。他想起自己当初的抱负,想起甄士隐对他的期望,如今却为了仕途,变得如此懦弱和自私。
“雪雁,你说得对。我的确变了。在这官场中,我渐渐迷失了自我,忘了自己的初心。”贾雨村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苦涩。
雪雁看着贾雨村,心中的怨恨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悲哀:“贾老爷,如今说这些也无用了。只希望小姐能有个好的归宿,哪怕只是能平安度日。”
贾雨村望着那轮明月,心中默默祈祷:“香菱,希望你能熬过这一劫。若有机会,我定会尽我所能,帮你脱离苦海。”
两人沉默良久,寒夜的冷风呼啸而过,吹得残烛的火苗不停摇曳。雪雁抱紧双臂,“贾老爷,夜深了,您早些回去吧。”
贾雨村点点头:“雪雁,你也保重。若有香菱的消息,定要告知我。”说罢,他转身离去,身影在夜色中渐渐消失。
雪雁望着贾雨村离去的方向,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这世间的苦难还在继续,而香菱的命运,依旧是个未知数。但她心中始终怀着一丝希望,希望有一天,香菱能摆脱这悲惨的命运,重获自由和幸福。
回到屋内,雪雁坐在床边,望着窗外的明月,思绪飘回到了过去。她想起香菱小时候,总是拉着她的手,在花园里追逐嬉戏。那时候的天空总是那么蓝,日子总是那么无忧无虑。可如今,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小姐,你到底在哪里?你过得还好吗?”雪雁轻声呢喃,泪水顺着脸颊滑落。她知道,无论未来的路多么艰难,她都不会放弃寻找香菱,哪怕只有一丝希望,她也要为香菱争取一个美好的未来。
窗外,寒风吹过,树枝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在为香菱的悲惨命运而叹息。而在这寂静的夜晚,雪雁和贾雨村的对话,也如同一颗石子,投入了命运的长河,激起了层层涟漪,只是这涟漪,能否改变香菱那早已注定的命运,无人知晓……
暮秋的午后,层林尽染,枫叶如丹,官道旁的古寺在一片静谧中被落日余晖笼罩。古寺的红墙斑驳,墙缝里挤出几株不知名的野草,在秋风中瑟瑟发抖。寺门半掩,传来隐隐约约的诵经声。
雪雁从远处走来,她是林黛玉的贴身丫鬟,自幼跟随黛玉,见惯了贾府的繁华与兴衰。此次随黛玉回扬州省亲,途中因车马劳顿,便在这古寺暂作歇息。
雪雁踏入寺门,只见庭院中银杏树叶金黄一片,落叶堆积,宛如铺了一层厚厚的金毯。她正四处打量,忽然听到一阵悠扬的钟声,循声而去,在一间禅房外,看到一位身着灰色僧袍的和尚,正缓缓敲着钟。这和尚面容清癯,头发蓬乱,头上生着癞疮,正是那赖头和尚。
“小施主,可是迷路了?”赖头和尚放下手中的钟槌,开口问道。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却又透着一种奇异的力量。
雪雁微微一愣,连忙行礼:“大师,小女子并非迷路,只是随我家姑娘路过此地,进来歇歇脚。方才听到钟声,一时好奇,便寻了过来。”
赖头和尚微微颔首,目光落在雪雁脸上:“小施主,看你神色间似有忧愁,可是心中有烦恼之事?”
雪雁苦笑一声:“大师,不瞒您说,我自幼跟随我家姑娘,见了太多世间的悲欢离合。就说我家姑娘,自幼体弱多病,寄人篱下,虽有满腹才情,却总是命运坎坷,让人看了心疼。我实在不明白,这命运究竟是如何安排的,为何好人总是多磨难?”
赖头和尚双手合十,念了一声“阿弥陀佛”,缓缓说道:“小施主,命运之理,玄之又玄。世间万物,皆有其数,其运。这数,是天数,是冥冥之中的定数;这运,是运势,有起有伏,有顺有逆。”
雪雁眼中满是疑惑:“大师,您说的这些太过玄妙,雪雁实在难以理解。就拿我家姑娘来说,她心地善良,才情出众,为何不能有个好的归宿?难道这一切都是注定的吗?”
赖头和尚望向远方,目光深邃:“小施主,这世间之事,皆有因果。你家姑娘的命运,也并非偶然。她前世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受神瑛侍者甘露灌溉之恩,今生便要以泪还他。这便是她的因果,她的命运。”
雪雁心中一惊:“大师,您说的可是神话传说?这世间真有前世今生之事?”